血液净化就是先将患者血液借助工具引流出来,并通过净化装置去除血液当中的杂质,也就是致病物质,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以达到治疗的效果。以下将对血液净化护理要点进行介绍。
血液净化的方式
血液净化的方式有:血液透析(HD)、血浆置换(MPS)、血浆灌流(HP)以及连续性血液过滤(CBP)等,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如血液透析主要是应用在各种因素而引发的急性肾衰竭以及慢性肾衰竭的病人;血浆置换则是应用在重症肝功能衰竭,或者是应用于临床上各种难以治疗的自身免疫性问题、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血浆灌流一般是应用于患者中毒等的治疗;连续性血液过滤适用于急性且是重症肾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血液净化前做好护理准备
首先是病情评估。在患者治疗之前需要做好病情评估的护理工作,全面了解患者的各项指标以及治疗医嘱让患者签署各项治疗同意书。其次,做好物品准备的护理工作。确保透析机能够正常运行,还有要保障血液净化的管路、滤器以及废液袋、三通连接头两个、18G针头2~3个、输液管一套、500ml生理盐水1袋物品;还有需要备好已经配置好的置换液,还有预充好的100mg肝素 1000ml生理盐水液体、血浆或4%~5%白蛋白溶液填充液以及50ml已抽好肝素盐水,浓度为1mg/ml的注射器。需要准备好止血钳3把左右、碘伏、1个10ml的注射器以及其他常规的抢救药品。最后是病人血液净化前的护理准备。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并判断患者血管血流是否流畅,并多建立一条静脉通道。如果患者无法配合治疗,则可以遵循医嘱,给患者注射镇静剂。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如大小便、防压疮以及饥饿等,给予及时的帮助。另外,治疗前的心理护理也尤为重要,可以通过让患者了解血液净化治疗的模式,从而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还有就是血液净化前的用药方面也要做好,需要根据医嘱来注射镇静剂、抗过敏剂等。床位也需要保持干净、室温保持在22℃~26℃左右。
血液净化中的监测护理
通过持续性地进行患者心电监护、血氧监测,来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和体温变化,并且要密切观察电解质的变化,1~2小时监测一次,根据所测定的结果来调整置换液含量,以此确保患者体内酸碱以及电解质的平衡性。另外还有要保障血液管路是流畅的,并要帮助患者根据治疗手段来摆好体位。
血液净化后的护理
观察患者病情状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回血,并且要仔细登记患者血液净化的监测单和护理记录,且在后续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翻阅前面的记录。做好治疗后,拆卸透析管道,对治疗设备进行消毒,嘱咐患者需谨遵医嘱进行复查,患者净化后要嘱咐其多卧床休息。
机器报警及处理
通常在血液净化过程中容易出现静脉压力高、静脉压力低、动脉压力、跨膜压高以及跨膜压低等问题,当出现静脉压力高报警时,报警的原因可能是静脉腔滤网凝血阻塞,而这个问题的护理处理措施就是观察静脉滤网有没有血凝块,查看患者肝素的用量;当患者出现静脉针尖贴壁时,可以通过移动患者静脉针的位置来进行处理,必要时可重新穿刺静脉;当患者静脉回路管道受阻时,要检查患者的血液管路有没有受到挤压、缠绕等,并摆正好患者的体位,利用生理盐水来冲洗患者的静脉管理,从而识别患者凝血阻塞的具体位置;当病人血压突然升高时,就需要实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并按医嘱指导患者服用降压药。
血液净化的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
当患者做完血液净化治疗后,容易出现低血压,这可能是引血所导致的,在出现低血压之前,患者会表现为打哈欠、心情烦躁以及无意识的运动等,当出现这些状况时,就要减慢血液透析的速度,并给患者补液以及升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