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科普
热点排行
心衰的症状及护理方式
2023-05-10 09:12:38
作者:周小玲
作者单位:华容县中医医院

心力衰竭简称为心衰,许多人在病人死亡原因判定中听过心力衰竭这个名词,对其危害也有所了解,认为心衰属于不治之症。随着现代医学对心衰治疗方法与研究的逐步深入,心力衰竭在早期就能被发现,也能够被有效控制,即使得了心衰也可继续延续生命。那么心衰会有哪些症状表现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心衰的症状

(1)焦虑不安。除了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以外,引发焦虑的另一因素可能与早期心衰有关,在情绪稳定的情况下,心衰患者可能仍然会感受到心悸、心慌、坐立不安。这主要是由于病人的心脏供血能力降低,导致脑部血流量随之减少,脑细胞缺氧,从而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

(2)下肢水肿。部分患者在患有心衰时,腿部或腹部可能会出现水肿,是右心衰的典型症状。下肢水肿主要是由于心输出量减少,静脉压随之增高,此时可能会出现下肢水肿,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全身水肿。有一部分患者在早晨起床后或者久坐后,会出现小腿和脚部水肿,在站起稍微活动以后,症状会明显得到缓解,这种情况不必担心。如若患者脚和腿部总会出现水肿,且站起活动以后未消退,或者持续发作,此时就要警惕是否出现心衰。心衰会直接影响心脏功能,无法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所以容易出现水肿问题。

(3)久咳不愈。呼吸道问题也可能与心衰相关,久咳不愈这一症状是老年患者中常见的一项疾病,在夜间休息时也会存在阵发性咳嗽,并伴随胸闷、憋气等多项表现症状,当垫高枕头或者坐起后可明显缓解。在某种情况下,病人可能会感受到胸闷,并被憋醒,需要坐起或站立后才能够缓解,此时需要注意是否是心衰。

(4)呼吸困难。由于心衰患者的血液输出量较低,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表现为全身无力或者嗜睡。心力衰竭者体力也会变差,无法干一些重活与累活,即使是简单的家务活也可能出现喘不上气的情况,此时需要及时就医,判断是否患有心衰。部分心衰的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等,大部分患者以为是自己的肺功能出现问题,但其实也可能是左心衰。

(5)夜尿增多。如果患者属于右心衰,其心排血量会降低,在体循环内会存在淤血,导致能够进行有效循环的血量减少,从而导致肾血流量不足,患者的24小时总尿量也会减少。在卧床休息时,回心血量与心输出量增多,导致夜尿增多。

(6)食欲不振。心力衰竭患者在完成进食以后会有明显的饱腹感,同时也会感受到胃部难受、恶心或者便秘,严重的情况下,胸口处会感觉到过于沉闷或者存在压迫感,尤其是在刚刚吃完饭以后,症状明显加剧。这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心脏功能下降,无法保证全身血液的供给,从而导致食欲减退,排泄量减少,毒素堆积,食欲不振。

心力衰竭该如何护理

(1)合理安排作息。中度心衰患者注意多卧床休息,并选择半卧位,当病情明显得到控制后,可进行下床活动,做一些较为简单的家务活,或者可在家人的陪同下进行户外散步,避免长期卧床而引发的下肢栓塞或体力衰退等问题。如果心衰过于严重,患者则需要保持绝对卧床休息,不可进行任何体力活动,降低心脏负担。

(2)调整好饮食。心衰患者需要控制盐分的摄入,日常饮食要以低盐为主,避免体内滞留水分,加重心脏负担,引发浮肿问题。饮食则要多食用高蛋白质与维生素,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避免出现暴饮暴食,导致心脏负担加大,从而有效控制心衰发作次数。如果心衰患者身体肥胖,则需要控制脂防、胆固醇的摄入量,戒烟戒酒,少食用刺激性食物。

(3)避免过度劳累。心衰患者要避免过度劳累,减少精神刺激。夏季心衰患者不可长期呆在空调房内,空调的温度可维持在26℃左右,减少上呼吸道感染问题的发生,将疾病诱因遏制在摇篮里。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