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卧床时间较长,会导致压疮。压疮有着非常严重的后果,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情况严重的会造成感染,对其生命产生威胁。基于此,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压疮,以及如何预防。
一、什么是压疮
压疮,在临床上也被称为褥疮,因为长时间坐立、卧床,阻断了皮肤血液循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进而出现软组织坏死的情况。其从根本上看是一种慢性伤口,因为患者本身疾病原因,加上长时间受压,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愈合,同时常常出现继发感染,会并发骨髓炎、败血症等情况,大大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临床上,压疮属于并发症率较高的疾病,昏迷瘫痪者、老年人、肥胖者、身体瘦弱者、水肿患者、疼痛患者、石膏固定患者、大小便失禁患者、截瘫患者等为高危患者。
二、预防压疮需要注意6点
(一)定期整理床褥定期清洗、更换患者的床上用具,如床单、被套、枕套等,还要定期晾晒。特别是要注意压疮率较高患者的床铺,每天最好进行1~2次整理,保持其整洁、干净,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二)做好皮肤清洁使用温水为患者擦拭身体,每天1~2次。擦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忌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不要过于用力擦拭,避免对皮肤产生损伤。用小毛巾对常常出汗的腋窝、腹股沟位置进行擦拭。针对大小便失禁患者,要对其尿垫进行及时更换。做好皮肤清洁至关重要,有助于通畅汗腺,防止繁殖细菌,另外,可涂少量油类或少许滑石粉,使得皮肤更为光滑和干燥,防止皮肤由于摩擦出现损伤。
(三)做好减压工作定期为患者进行翻身、减压,关注患者的体位和翻身情况,提高体位变化的频率,每两小时为患者进行1次翻身,情况严重时,每间隔1小时为患者进行1次翻身。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动作轻柔,不要出现推、拖、拉等动作,避免对皮肤造成擦伤。另外,可通过使用气垫、气圈等,使患者压力减轻。针对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尽量使用褥疮防治气垫床,防止其局部长期受压,并对其受压部位血液循环进行有效改善,避免出现压疮。定时采用50%酒精对患者骨骼凸出部位的皮肤进行按摩,包括骶尾部、髋部、枕部、肩胛部等。按摩的顺序为从上到下,压力从小到大,再由大到小,每次控制在5min左右,避免对皮肤造成擦伤。
(四)摄入充足营养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导致其身体抵抗力下降,所以需要注意饮食,保证每日摄入充足营养。卧床时,患者如果没有其他特殊情况,要为其提供鸡肉、鱼肉、鸡蛋、瘦猪肉、牛羊肉等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还有香蕉、橘子、绿叶蔬菜等含钾丰富的蔬菜和水果。针对吞咽有困难的患者,要告知其立即就医治疗,可通过鼻饲法补充营养。只要患者消化功能正常,就最好通过消化道进行营养补充,避免患者发生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五)增加皮肤观察次数对于患者全身皮肤,最好每天检查1次,尤其是压疮频发的部位。对于急性期患者,最好由医生、护士、家属进行护理。对于慢性期患者,自己可采用手镜检查,如皮肤发生异常,应马上给予相应护理进行改善,避免病情更加严重。
(六)加强锻炼日常生活中,要加强身体锻炼。针对有活动能力的老人,告知其减少卧床及睡眠时间,但不要自己行动,需要护理人员、家属等进行协助。针对长时间在轮椅上的患者,为降低其臀部压力,要练习双手支撑床面、椅子扶手等将臀部抬起的动作。双手无力的患者,要向一侧倾斜上身,让对侧臀部离开椅面,再向另一侧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