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是目前临床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方法,可以有效延续患者的生命。但是肾移植术后容易发生排斥反应,因此需要持续服用免疫抑制剂,进一步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但是由于患者本身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加上免疫抑制剂存在的毒副反应,可能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影响患者的健康安全。因此对于需要加强肾移植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督促患者科学服用免疫抑制剂,并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保护患者的健康安全。
激素类药物
目前常用的激素类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常见的药物包括强的松、雷公藤多苷、硫唑嘌呤等药物,这些药物能够起到溶解免疫活化细胞,阻断细胞分化,具有广泛免疫抑制的效果,但是此类药物长期服用可导致代谢紊乱、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对移植肾的存活率造成影响。因此在使用此类药物时需要密切观察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尤其是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健康教育,及时调整用药剂量,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要叮嘱患者定期随访,确保用药安全。
环孢素
环孢素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异体器官、骨髓抑制产生的排斥反应,可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应用,从而确保治疗效果。过往对于环孢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是集中在肾毒性方面,但是该药物也具有肝毒性,临床报道指出该药物使用过程中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且由于症状不明显,容易延误治疗,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使用环孢素的患者,需要尽可能减少其用药,避免肝功能损害的发生。基于该药物具有肝肾毒性反应,因此在用药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肝肾功能变化,及时调整药物用量,并叮嘱患者不能随意停药,避免排异反应的发生。
OKT3单克隆抗体
OKT3单克隆抗体是一种抗人成熟T细胞共同分化抗原CD3的单克隆抗体,对于急性抑制排斥反应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但是该药物也可诱发高热、寒战、胸痛、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出现肺水肿,威胁患者的健康安全。多数轻症不良反应在2~3天后可自行缓解,或减少用药量后缓解。在使用OKT3单克隆抗体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水钠潴留情况,对于体质量增长超过3%的患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干预,清除机体多余水分以及内毒素,预防肺水肿的发生。
抗人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
抗人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是一种免疫抑制剂,主要是用于急性排异期患者。在使用抗人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时,需要注意用药时间,在首次使用时需要进行皮试,在确认患者耐受之后,再静脉滴注给药。术后10天内给予小剂量给药,若10天后患者肾功能未恢复正常水平,需要尽早诊断,若出现排异反应需要改为全量用药,必要时可以联合OKT3单克隆抗体治疗。抗人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用药期间,患者容易出现肺炎,因此在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患者肺功能变化,对于发生肺炎的患者,需要尽早给予赛美维静脉滴注治疗。
麦考酚酸酯
麦考酚酸酯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该药物可以通过与次黄嘌呤鸟嘌呤转磷酸核糖基酶的结合,从而阻碍细胞转化,让细胞停留在G1期,能够抑制淋巴细胞增殖。该药物经肠道吸收之后会脱脂化,并转变化霉酚酸。若该药物与食物同时服用,会导致药物浓度降低,因此最好要空腹服用,且该药物为酸性药物,因此要避免与碱性药物的同时服用,避免影响药物的使用效果。该药物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没有肝毒性,常见不良反应为消化反应、骨髓抑制以及机会感染等,因此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身体状况变化,若出现消化道反应,需要告知医生,考虑是否减量用药,并给予对症干预措施。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以降低排异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但是免疫抑制剂也会诱发多种不良反应,威胁患者的健康安全,因此需要加强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