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科普
热点排行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及社会干预
2023-03-03 15:36:40
作者:冯杰
作者单位:攀枝花市第三人民医院

青少年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对孩子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今社会背景下,由于多方面的压力,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备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再加上科技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互联网广泛普及,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成长与变化产生影响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只有根据青少年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心理与社会层面干预,才能够帮助青少年改善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更加健康地成长。

常见的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

情绪多变,容易抑郁、焦虑、冲动、恐惧,情绪不稳定。

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存在逆反心理,出现违纪现象,甚至出现自伤与攻击性行为,存在强迫症行为,如反复洗手、关门以及询问等,遇到困难容易退缩。

在生活中会出现头痛、腹痛、恶心、厌食、晚睡等各种不良症状,且比较注重自身相貌、身高以及体重。

人际关系方面,常常表现得比较自闭,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和他人交流和沟通,存在社交焦虑,缺乏社交技巧等。

很多心理障碍青少年过度依赖,且敏感多疑,强迫症比较严重。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干预

精神支持,存在心理问题的青少年,一般比较敏感,因此,容易胡思乱想,内心也比较脆弱,我们一定要多给予当事人更多的鼓励,赞同其想法和决定,对他要充满信心,让其能够坚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各种事情,给予其精神激励与支持。

帮助其宣泄内心压力,要为其提供宣泄的机会和方法,从而帮助其疏导内心的负面情绪,如愤怒、恐惧以及憎恨等各种不良情绪。

帮助其形成乐观的态度,使其对生活充满希望,只有对外来充满信心,才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与工作当中。

有选择性地倾听,和当事人沟通交流过程中,可以适当忽略一些闲聊无重点的部分,当谈论情感时,可以仔细聆听,并给予回应,帮助其分析问题,引导其走出误区。

劝告、直接建议与限制,对于深陷其中且思绪比较混乱的心理危机患者,可根据其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和引导,并给予建议,避免不利情况的发生。根据青少年心理危机状况及复杂程度,制定具体的方案,系统性地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帮助其调节心理危机。

除了心理干预之外,药物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具体选择哪一种干预方法,要根据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决定。一般的心理行为问题,可以心理行为治疗为主,并结合其具体状况,辅以精神类药物治疗。严重的心理行为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等,应当采取药物治疗,纠正紊乱的大脑功能,控制症状及异常行为。

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干预

学校干预。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学习的压力、父母的期望以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儿童青少年有着不同程度的紧张、刺激以及心理压力。近年来,相关部门也做出了不少努力,不断规范网络环境,实行“双减”政策,帮助孩子减轻压力。但是需要克服的困难依然比较多,如校园心理健康问题备受重视,但师资力量缺乏,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流程不规范,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只有针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环境,从而确保其健康成长。

社会干预。在社会层面,要合理规范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充分运用各种媒体,丰富青少年的生活,增长其知识,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在电视以及公众平台播放宣传视频,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投入社会服务中。只有全社会各个领域都高度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才能确保问题及时得到有效解决,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