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小伤,不小心出现磕伤、淤青、烫伤等。这些小伤看起来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大的影响,一些人在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也不会特别注意,认为没什么大不了。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尽管肉眼看来,磕伤、淤青、烫伤等小伤看起来都不严重,但是实际上,一些看起来并不严重的“小伤”,可能已经开始“威胁”身体健康,因此在生活中出现这些小伤的时候,我们不能“置之不理,而是应该及时处理,避免这些“小伤”变成“大伤”,尤其是烫伤,更应该注意。
什么是烫伤
烫伤是一种人体组织损伤,导致这种人体组织损伤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无火焰的高温液体( 沸水、热油、钢水)、高温固体( 烧热金属等)及高温蒸气等。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烫伤为低热烫伤,低热烫伤是由于人体皮肤长时间接触比人体体温低的低热物体导致的。
烫伤分为三度,一度烫伤指的是烫伤只对人体皮肤表层造成伤害,皮肤部分出现稍微红肿,疼痛感觉比较明显。二度烫伤指的是人体真皮受损,局部发生红肿,出现大小不同的水疱。三度烫伤指的是烫伤损伤了人体皮下脂肪、肌肉及骨,外在表现为灰色或者是红褐色。
发生烫伤后怎么办
在发生烫伤之后,我们不必太过惊慌,我们首先要做的是马上离开热源,将烫伤处的衣物脱掉或剪开,当然脱不脱烫伤衣物这一点是有条件,需要依照烫伤具体情况。今年夏天出现了十分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不少地区的气温直逼甚至已经超过了 40℃,地面温度更是达到了 50~60℃,罕见的高温天气使得人们非常难受,罹患“热射病”的人数不断增加,甚至已经到了皮肤触碰地面就会被烫伤的程度,处在这种“烫伤”情况下的病人,需要马上将其挪去阴凉处,远离热源。
冲冷水:日常生活中,在被烫伤之后,我们需要做的第一步是马上冲冷水。被烫伤之后,如果烫伤的部位有衣服,不可以急着将衣服脱掉,而是应该马上用冷水冲洗被烫伤的部位,等到被烫部位温度慢慢降下来之后,再将衣物剥离皮肤。一般情况下,冷水水温通常在15℃左右、冲洗时间在三十分钟左右,具体时间需要我们根据自身烫伤情况进行判断,感觉到伤口不疼的时候就可以停止冲洗。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冲洗一定要用冷水,不能直接使用冰块外敷,因为冰块的温度过低,直接冰敷会使局部皮肤感觉麻木,进而引起冻伤。用冷水对烫伤处进行冲洗,病人如果有水泡的不能直接放在冷水下面冲,这样水泡泡皮会冲破溃。面部烫伤后伤口无法冲洗,就用冷毛巾湿敷,记得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下毛巾,避免局部温度回升。
用冷水进行冲洗,不仅是为了降低局部皮肤温度,减轻止痛,更是为了使组织渗出液减少,尽可能降低肿胀发生概率,继而减少水泡的发生。冷水冲洗完成之后伤者要将伤口上的水擦干,简单包扎后去医院进行处理。
水泡处理:烫伤之后出现水泡很常见,那水泡应当如何处理呢?烫伤之后我们如果出现了水泡,通常情况下,小水泡我们没有必要将水泡挑破,因为将水泡弄破会大大增加感染的风险,但是如果水泡在关节这类需要经常活动的地方,或者水泡很大,这时候就需要用消毒针挑破水泡,水泡如果在未处理之前就已经自己破掉了,需要用消毒棉签消毒伤口及周围皮肤,保持伤口适度湿润。
烫伤后护理方法:在被烫伤之后,我们要特别注意对伤口的保护,做好护理工作,烫伤部位不可以被阳光直射,伤口包扎之后不能触碰水,伤处不可以多次进行摩擦和触碰,太阳直射、伤口接触水和多次摩擦触碰伤口都会减慢伤口愈合速度,致使皮肤因为烫伤留疤。此外,饮食上要尽量清淡,注意均衡饮食,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较好的食物,一般不建议烫伤病人进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