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科普
热点排行
脑出血的相关知识
2023-03-13 17:47:41
作者:刘城玲
作者单位:阆中市人民医院

  脑出血又被称为脑溢血,是中老年人群中较为高发的疾病。顾名思义,其不是受到外力导致的出血,而是因为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目前诱发该疾病的因素有:高血压、颅内血管畸形以及脑动脉硬化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因为情绪波动较大、过度劳累等因素造成,所以很多人都在吵架或活动中发病。脑出血疾病发展极为迅速,能够造成语言系统和意识障碍,甚至是肢体偏瘫。

  脑出血的原因

  气候等外界因素。经临床研究发现,脑病出血多在季节交替的阶段发生,例如秋冬季节以及春夏交替阶段,所以相关研究学者人员认为,季节转变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会导致人体神经内分泌的代谢发生异常,血液的黏稠度发生改变,并且血浆的纤维蛋白、肾上腺素逐渐提升,简单地说就是人体的毛细血管脆性提升。在突遇寒冷后,人体颅内血管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温度变化,导致血压异常,最终发生脑出血。

  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人体而言,饮酒、吸烟都是造成血管脆性提升的危险因素,血管壁无法承受血压的波动,因此导致脑出血的概率大大提升。长时间的饮酒史会对血管收缩产生影响,血管壁内的脂质容易堆积,并且血管内皮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血管壁不断受到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若再进行高强度的劳作或情绪波动幅度较大,则会发生脑出血。

  情绪波动幅度大。据研究表明,情绪波动的幅度是诱发脑出血的重要因素,并且对大多数脑出血患者进行询问后发现,多数患者是在焦虑、紧张、恐惧、兴奋后诱发脑出血,部分医学者还对此进行了研究,发现超30%的患者是因为生气等情绪发病。短时间内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会导致患者的血压和心跳提升,因此脆弱的血管壁无法承受血压的波动。

  脑出血有哪些症状

  呕吐。一半以上的脑出血患者在发病期间会出现呕吐症状,该症状的发生与患者血液刺激脑膜、眩晕病发以及颅内压增高有密切联系。

  意识障碍。部分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昏迷、嗜睡,这与患者脑出血的血量以及部位相关。在脑组织较深的位置发生出血,并且在短时间内发生了较大的出血量,就会导致昏迷的现象。

  语言和肢体障碍。部分患者会发生偏瘫,语言表达方面出现异常。经研究发现,脑出血患者还会伴随大小便失禁、颈项硬直、癫痫疾病发作等。如果患者发生了体温上升、瞳孔改变、昏迷程度较深的现象,就表明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在日后的治疗中预后效果较差。

  头晕头痛。脑部出血的首要症状为头痛。临床医师在研究后表示,患者发生脑出血时,头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在中颅内压力提升的时候,头痛的部位会逐渐蔓延至整个头部,在头痛发生的时候常常会伴随头晕,尤其是在脑干以及小脑出血时。

  眼部症状。脑出血患者在发病期间,会出现瞳孔不等、偏盲、眼球活动障碍等。

  脑出血的预防和患者的护理

  防寒保暖。天气寒冷注意增添衣物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尤其是具有脑出血高危因素的人群,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饮食干预。在饮食方面需要尽量以高维生素、低脂、高纤维、清淡的食物为主,每天控制食用盐的摄入。

  保持情绪稳定。在情绪上做到稳定、心平气和,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导致疾病的发生。

  加强对血压的控制。脑出血患者血管壁较为脆弱,容易受到血压波动的影响,因此脑出血患者需要将自身的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140/80mmHg)。

  防止便秘。在排便不顺畅的时候不要用力排便,这样会使腹压升高,从而导致颅内压和血压升高,使脆弱的血管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发生血管损伤。患者可口服蜂蜜、麻仁丸或外用开塞露等。

  心理干预。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观察患者情绪波动,对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疏导,鼓励患者树立积极面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