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在我国居高不下。很多人在冠心病的日常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存在着误区,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西药伤肝伤肾,还有依赖性。很多冠心病患者误认为西药伤肝伤肾,便不吃西药,服用其他未经验证的药物,导致延误病情,甚至对身体造成更大的损害。其实,只要是在正规医院医师和药师指导下服用的西药,是利远远大于弊的。而且,药物是控制疾病进展和缓解病情的,不会产生依赖。
使用中药注射剂“冲血管”,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很多人会利用中药注射剂“冲洗”血管,以达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其实,这些中药注射剂不仅无法让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恢复血液循环,反而可能会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某些中药注射剂含有大量的不溶性微粒,输液时可能出现休克,且长期使用还会导致微血管梗阻,引起血管炎。
冠心病没症状不用管。大多疾病一旦到了有明显症状的时候,病情已经很严重了。所以,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除了要看症状,还要结合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血脂分析、血压测量、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通过综合判断,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才能减少心肌梗死、心衰等的发生。
盲目停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需要长期口服,不可以自行盲目停药,也不可以间断性服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是否有消化道出血和脑出血。另外,阿司匹林一般是肠溶片,不能空腹吃,需要随餐服用。
那么,如何正确治疗冠心病呢?
冠心病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以及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强调的是针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治疗,包括遗传性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抽烟、喝酒、不爱运动、肥胖、爱生气、睡眠不好等因素。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分两类,一类是纠正病因、改善预后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等;另外一类是缓解心绞痛、纠正心肌缺血、控制心率、控制血压、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一旦确诊了冠心病,一定要遵医嘱进行治疗,不能自行认为症状好转就停药或减少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