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是采用弥散原理和对流原理对各种发展到终末期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方式,其通过特殊的导管或内瘘,经专用血液透析机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并完成血液过滤、弥散、交换、吸附,从而替代肾脏,达到体外治疗及延长患者生命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善了疾病预后,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在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患者的饮食结构会有所改变,加上长期低蛋白饮食,进而导致机体营养不良的状态,从而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需求,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及家庭经济负担,致使依从性逐渐下降,不利于疾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升。因此,血液透析期间的饮食尤为重要,而本次笔者将为您科普血液透析期间该如何合理饮食。
合理摄入足够热量及蛋白质
每日摄食蛋白质的总量不应少于1.2g/kg,并尽可能多食用高质量蛋白,如“白色瘦肉”,因为这种肉食中含磷较少,包括鸡、鹅、鱼类、乳制品。但大豆、豆制品虽然具有很高的蛋白质含量,但它富含磷,是劣质蛋白,因此不适宜多吃。而鸡蛋的蛋白质较容易消化吸收,但也应尽量少吃蛋黄,因为其含磷较多。而血透患者最适宜的热量供应为每天30~45kcal/kg,具体根据个体差异适量增减。如果患者极度消瘦或超重时,要依据具体情况调整膳食。且避免大量应用动物性脂肪和椰子油,烹饪时多用清蒸、水煮、清炖、卤、凉拌等。如卤、炖肉可先冷冻后,把上层脂肪全部去掉,然后再加热食用。
合理摄入足量微量元素
钠:要防止高钠盐摄入,食盐用量每天以3~5g为宜,避免由于用盐过多而导致的口干、口渴和水肿。要减少高钠食品,如盐渍菜、咸蛋、酱油和各种腌制品。另外味素、鸡精等也含有较多钠,因此不宜多吃。
钾:每日摄入量在2~2.5g为宜,避免高血钾症的出现。为减少饮食中钾含量,蔬菜应在水中浸泡半小时以上再进行烹饪,也可用清水煮数分钟捞出控水后再进行烹饪。水果切成小片浸泡3小时以上再吃,同时也要少喝鸡汤、肉汤、菜汤等各类菜汤。避免吃生菜、生鱼片、咖啡、茶、果干等。
磷:每天摄取以800~1000mg为宜。蛋黄、哺乳动物脏器,以及牛奶、骨髓、坚果、花生等含磷较多应尽量避免多吃,排骨等可以煮沸去汤后再烹调。
钙:每日摄入量应该达到1~1.2g,补钙时应该以药物补充为主,若食疗补充则必须注意限磷,如炖煮骨头汤时先将其在水中煮沸3~5分钟,然后再捞出并注入清水炖煮从而达到减少骨中含磷量的目的。
此外,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每日摄水量的控制,一般以前一日尿量为基础,然后添加500mL为宜,进而可以避免水中毒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