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是临床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为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必须实施麻醉。而如何选择麻醉方式,很大程度与病情、手术情况关联,以保证麻醉方式的合理性、科学性。
其一,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和病情选择麻醉方式。临床上,可以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给予判断。如:幼儿因为缺乏护理合作能力,甚至还存在哭闹、不安等情况。所以多数幼儿在进行手术前需要实施全身麻醉,而部分幼儿则需采取基础麻醉联合局部麻醉。孕妇、老年以及合并慢性疾病患者,因身体条件较为特殊,所以麻醉开始前,需要根据患者基本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选择适宜、合理的麻醉方式。病情较为严重、身体素质较差的患者,不宜采取深度麻醉,如:全身麻醉、腰部麻醉等,宜根据患者身体条件,给予使用对身体不良影响低的麻醉方式,如:神经阻滞麻醉。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精神状态、行为能力等给予相应的麻醉方式。
其二,根据患者的手术时间选择麻醉方式。临床上,麻醉剂类别较多,麻醉剂不同,有着不一样的麻醉时效。联合使用相应的麻醉方式,以保证手术治疗顺利进行。如:仅需十几分钟的短小手术,其麻醉方式可选择氟烷开放点滴麻醉等。需要六十分钟内的手术,可行单次局部麻醉等。而需要六十分钟以上的手术,则其麻醉方式应选用长效麻醉剂,术中尽可能使用全身麻醉的方式。若是患者不能进行全身麻醉方式,则进行局部麻醉期间,麻醉医师应在术中观察患者身体状态,术中及时补充地注射麻醉药物,以保证麻醉效果。
其三,根据患者的手术体位、手术部位选择麻醉方式。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其选择的体位,可能在一定程度对患者术中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产生影响,因此可以根据患者手术体位选择相应的麻醉方式。如:全身麻醉且行俯卧位或侧卧位的患者,其麻醉方式尽可能选择硬膜外麻醉或气管内麻醉,确有必要时可给予使用局部麻醉。但注意的是,尽量不可给予患者使用喷流妥钠麻醉或腰麻。因此患者术中手术体位的存在差异性,其局部麻醉的选择亦可不同,以减轻麻醉药物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如:颅脑损伤患者,应给予使用基础麻醉联合局部麻醉。上肢手术患者,则选择麻醉方式时应选择臂丛阻滞麻醉等。
其四,根据患者手术过程选择麻醉方式。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相应的麻醉方式。如:手术创伤大、术中操作复杂或易出现出血的患者,不宜使用氟烷等能引起血压波动的麻醉药物。胸腹腔手术患者或手术切口邻近大血管或神经干的患者,由于手术方式可对患者造成强烈的应激反应,易使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强烈波动情况。因此,针对上述手术类型,不管患者术中麻醉方式选择何种,均应在患者的手术部位加以使用神经丛阻滞。
其五,根据患者所用麻醉药物的特点选择麻醉方式。麻醉药物类别较多,麻醉药物差异性,其适应人群、禁忌症状存在差异性。因此,麻醉方式选择的过程,应为:明确患者身体、免疫状态以及用药禁忌等,考虑患者是否对麻醉药物过敏。此外,明确麻醉药物情况,了解其副作用,判断其是否影响患者生命安危。如:神经阻滞、脊椎麻醉和硬膜外阻滞麻醉等,可给予使用布比卡因,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布比卡因也存在明显副作用,可影响患者心脏健康,若术中患者因布比卡因出现心脏骤停情况,其患者心脏复苏困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