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手术患者的麻醉方式通常为静吸复合麻醉,对于全身麻醉患者来说术后复苏护理也是治疗过程的重要一环,高效的苏醒护理能够降低、缓解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升患者术后恢复效率,如下将从颅脑手术患者的麻醉苏醒护理入手,对过程中的注意要点进行分析。
呼吸护理
颅脑手术全身麻醉患者的麻醉复苏阶段中,呼吸功能的维持与护理是护理重点内容之一,首先复苏体位的选择常规为平卧位,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根据患者体征稳定情况可调整为半卧位配合完成气管插管拔除操作,注意该阶段操作的风险程度较高,对于部分患者来说可能出现拔管后喉头痉挛、呼吸困难、缺氧等并发症,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所以导管拔出操作过程需要由护理小组为单位进行,执行拔管操作的同时,另一护理人员密切关注记录患者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基础体征变化情况,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以及临床案例的综合观察分析,发现在肥胖患者或存在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中,各类拔管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所以实际案例护理时需要对此类患者高度关注与预防;而在管道拔除后由于气道黏膜应激反应作用下,呼吸道存在分泌物增多的情况,所以需要及时完成吸痰操作,避免阻塞患者呼吸通畅或口腔内痰液过多导致的呛咳,后续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表现予以对症处理干预,注意部分患者可能在体征平稳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反复性呼吸问题,切勿放松警惕。
循环护理
由于麻醉药物以及手术造成的机体损伤可能让患者多器官功能出现应激反应,在循环系统中的具体表现较为明显,例如体温下降、血压升高或血压降低等,在常规心电监护基础上,护理观察与评估能够综合提升体征监护质量,通过观察患者面色、出汗情况、不同部位体温等情况,能够更好地判断患者循环功能整体稳定程度,适当通过静脉用药的速度、温度调节进行体征改善,另一方面,通过对患者多方面体征的高频率密切监护与记录,能够在后续完成病房交接的管床护士工作中提供更为有效的护理帮助,降低患者麻醉与手术后不良情况发生概率。
不良反应护理
在麻醉复苏过程中,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十分常见,轻症包括恶心呕吐、躁动、苏醒延迟、发热等,重症可能出现肺不张、脑血管意外等,部分不良反应可通过用药缓解,护理干预则可通过提升患者身体舒适度的方式进行改善缓解,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符合患者舒适度要求的措施都可行,例如麻醉复苏过程中患者常见体温下降、寒战等情况,此时不应采取过度保暖措施,例如暖水袋等局部保暖用品,一方面可能造成局部低温烫伤,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术后出血发生概率,可通过提高室温、加用铺被等方式进行改善调节;另外,吸痰操作是维护麻醉复苏患者呼吸功能以及改善呼吸症状的重要手段,但需要注意,吸痰操作本身会导致患者体液丢失,过度吸痰可能造成循环系统问题,所以在复苏护理过程中,判断评估患者吸痰需求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在患者插管拔管后、呕吐反应后以及血氧下降三种情况下开展吸痰操作是较为适宜的时机,并且需要综合记录吸痰量,计入体液出入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