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的炎症性疾病。近几年,急性胰腺炎在人群中发病率明显提升,对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干扰。那么,得了急性胰腺炎,应该怎样护理呢?
什么是胰腺炎
胰腺炎特指发生于胰腺组织的炎症。胰腺位于人体上腹部深处,是具有外分泌功能的重要腺体,其分泌的胰液含有大量消化酶,在食物消化特别是脂肪消化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旦胰腺自身的消化酶所具备的自身消化作用不正常加大,或者出现细菌感染,就会引起胰腺组织炎症反应,比如水肿、出血、坏死、实质纤维化等。胰腺组织炎症包括急性(轻症急性、重症急性)、慢性两种类型。前者表现为急性上腹部疼痛、血胰酶增高、呕吐、恶心,与多种病因相关;后者表现为营养不良、腹部疼痛、脂肪痢、腹泻、消瘦甚至黄疸、腹部包块,与胆道疾病、酒精中毒有关。
为什么会得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常见的病因有过量摄入酒精、高脂血症、胆石症等。具体如下:
胆石症:我国过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于胆石症或者胆道蛔虫、胰管阻塞、胆道感染等疾病。其中胆石症等胆道炎症常引发急性胰腺炎。这主要是胆结石会刺激胰液分泌,促使胰管内部压力增高,加剧胰管小分支、胰腺腺泡破裂,促使间质渗入胰液、消化酶,诱发急性胰腺炎;而胆管蛔虫与胰管梗阻、胆总管下端梗阻存在因果关系,会引发慢性胰腺炎。
酗酒和暴饮暴食:酗酒和暴饮暴食使得胰液分泌旺盛,而胰管引流不畅,造成胰液在胰胆管系统的压力增高,致使高浓度的蛋白酶排泄障碍,最后导致胰腺泡破裂而发病。
高脂血症及高钙血症:脂肪栓塞胰腺血管造成局部缺血,毛细血管扩张,损害血管壁,导致胰液排泄困难;结石可阻塞胰管,引起胰腺炎。
得了急性胰腺炎,应该怎样护理
病症观察:在日常生活期间,除了严格根据专业医师嘱咐服用药物(避免自行停药或者增减药物)以外,患胰腺炎的人员还应该注意观察腹部是否出现嗳气、疼痛、食欲不振等不适反应或者其他全身自我不适感觉。每间隔三个月进入门诊进行复查,持续两次,待专业医师确定无不适症状后可结束复查。
饮食护理:贯彻清淡无盐禁酒的原则,避免摄入调味品。这主要是酒精会刺激胰腺分泌,加重胰腺组织炎症。
若处于急性期,根据专业医师嘱咐,确定禁食禁饮时长。在恶心、呕吐症状停止且腹部疼痛感消失后,可以酌情摄入食物,以少量无脂肪流质食物为主。在禁食禁饮期间,若出现口渴症状,可以选择每天一次到两次的清水含漱口方式,或者用棉球湿润口唇,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因口腔卫生问题而引发的卫生感染。
在康复初期(病后五个工作日到七个工作日),依据每天六餐,每餐一百毫升左右,每日热量三百四十千卡的标准,恰当安排饮食。比如,白开水、薄粥、米汤等,避免摄入含有脂肪及蛋白质的食物。
在康复中期(病后八个工作日到十个工作日),继续贯彻每天六餐的标准,但可将每餐饮食量提升一倍,并补充以维生素C为代表的多种维生素以及少量蛋白质,加速胰腺组织康复。
在康复后期(病后十五个工作日左右),将每天六餐降低至每天五餐,每餐饮食量在康复中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倍。同时在饮食中加入一定量的优质蛋白以及部分糖类。
在基本痊愈期,将每天五餐的标准降低到每天四餐,仍然贯彻清淡易消化软食原则,避免摄入脂肪含量过于丰富或者寒凉、油炸、辛辣刺激的食物。
疼痛护理:在疼痛感加剧时,应绝对卧床休息,选择舒适的体位(弯腰、屈膝仰卧)减轻疼痛感,在家人的辅助下翻身,避免因剧烈疼痛辗转不安而自行翻身坠床。同时急性患胰腺炎的人员家属应定期用洁净的温毛巾为患者擦拭身体,避免出现褥疮。并给予患者足够的亲情支持,帮助其建立康复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