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年群体都有动脉粥样硬化问题,不过你知道吗,老年颈动脉硬化是引发脑卒中的高危因素。颈动脉斑块已经被列为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中风脑卒中的基础疾病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并且内膜区域会出现脂质堆积和纤维组织增生等问题,一旦动脉壁增厚,血管腔过度狭窄阻塞动脉,那么由动脉供血的各类组织器官就会产生缺血、坏死。目前存在于颈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划分为两种类型,其中一种是钙化斑块且通常情况下此类斑块相对稳定。而另一种软斑块则比较不稳定,斑块内的脂质核心出现破裂的风险较高,一旦这些斑块破裂后,脂质等物质就会引发血栓,导致脑卒中。
在生活中,老年患者要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问题,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前期临床症状就包括视力模糊 (黑曚)、肢体麻木等。颈动脉相对而言比较粗大,且血液会直接供应给脑组织等重要器官,一旦出现颈动脉硬化问题,患者很可能会因为动脉硬化斑块脱落造成失明、偏瘫、脑萎缩,甚至危及生命。针对轻度的颈动脉硬化和狭窄问题,医生会开具降脂药物进行综合治疗如他汀类药物等,但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患者出现斑块狭窄等问题时,那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外科手术等其他治疗措施。
那么老年颈动脉硬化应该怎样早期诊断并且早期采取治疗措施呢?目前临床中最为常见的检测方法就是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平卧取头仰位,医生再将超声探头分别放在患者的颈部两侧,用于检查双侧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通过颈部超声检查,可以直接了解患者颈动脉解剖结构,了解颈动脉的血流是否顺畅、是否存在管腔狭窄、是否存在血管壁异常,用以判断斑块性质和斑块稳定性等。颈动脉超声本身不会对患者产生创伤,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年患者而言也非常适用。除颈动脉超声检查外,还会使用CT或磁共振等影像学手段来对颈动脉斑块进行筛查,必要时会使用血管造影作为辅助方案,但血管造影本身属于有创检查,应该视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
高危人群应该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群体都是颈动脉硬化的高发人群,因为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容易在动脉壁沉积形成斑块,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当中脂肪含量过高会引发动脉硬化狭窄,而糖尿病患者血液当中的脂蛋白产生变性后,会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斑块。
如果老年朋友们一旦查出颈动脉血管内有粥样硬化斑块的存在,那么需要尽快接受治疗,以防严重的心脑血管急性风险事件产生。例如当患者已经出现比较明显的颈动脉狭窄时,就要考虑进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或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等。
在生活中,建议广大朋友们不要吸烟,同时也要避免被动吸烟,不饮酒或是减少饮酒量。通过积极控制的方法,能够规避各种危险因素。除此以外,要有科学饮食的习惯,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等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饮食保持清淡,不要暴饮暴食,并合理地安排运动,注意休息,保持睡眠等。同时患者自身也要注意精神调节,防止出现心理波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