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出现了大量的冠心病患者。有数据显示,我国冠心病患者点数量在持续上升,目前我国拥有大概1200万的冠性病患者。冠心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那么冠心病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它的主要治疗方法又有哪些?接下来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又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由于身体内的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来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动脉内膜中形成一些白色的斑块,类似于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也就是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在冠状动脉中逐渐的堆积,从而造成了动脉腔狭窄,阻碍了血液的流动,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
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式
目前在临床上冠心病有三种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搭桥手术治疗。以目前的状况来看,介入治疗是最常见的冠心病治疗方式。什么是介入治疗呢?介入治疗就是在全程影像设备的引导与监视下,把心脏支架或者是其他的器械放入到冠状动脉里面,从而实现了冠状动脉的疏通与扩张。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有哪些优势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并不属于外科手术,而是一种心脏导管技术。可以通过刺穿方式来植入心脏支架或者其他医疗器械,能够准确地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同时又没有大的创伤,因此具有准确、安全、高效、适应证广、并发症少等优点,当医生对病人进行介入治疗的时候,只需要对病人进行局部的麻醉,一方面减少了麻醉药物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安全系数更高。同时介入治疗,是在微创或者无创的情况下就能实现治疗,降低了创口对身体的伤害,病人在接受介入治疗后,身体能够很快地恢复,大大地缩短了住院的时间,身体的各项机能也会很快的恢复。此外冠心病的介入治疗适用的范围比较广。部分病患年纪较大,手术治疗的危险系数很高,不适宜进行手术治疗,但是由于病患身体的原因,如果不能进一步治疗,很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危及病患的生命安全。介入治疗在临床上的使用,为这些病患提供了最佳的治疗方案,挽救了他们的生命。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种类
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目前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也出现了多种方式,包括了植入支架、球囊扩张、药物球囊扩张等。球囊扩张就是把没有充气的球囊放置到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然后使用体外充气泵给球囊充气,球囊在充分膨胀后,将会把血管内的斑块血凝块等病变推向血管壁,以达到扩张血管的目的,在疏通血管,后撤出球囊,这样堵塞的血管也就被疏通了,冠心病的症状也得到了缓解。植入支架是在经皮冠状动脉扩张形成术的基础上进行的,与球囊扩张相似,把网状的支架放置到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并把其固定于血管壁上。药物球囊扩张术主要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再次狭窄,或者是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等治疗。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具有创口小、适用范围广、治疗效果极佳的优势,但是介入治疗并不能恢复,以及中央硬化的冠状动脉,所以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之后,还要服用冠心病药物,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健康饮食、规律作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