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淋巴瘤是一组疾病,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其早期症状与感冒相似,患者多有发热、盗汗等全身症状,并且目前大众对该类疾病了解不深,部分患者会忽视诊治,检查出时已经是晚期,因此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识破淋巴瘤的“伪装”,正确认识淋巴瘤的早期症状,能够帮助患者早日发现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什么是淋巴瘤
淋巴瘤是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细胞及其前体细胞肿瘤性增生的结果,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及非霍奇金淋巴瘤两类。人体除毛发、指甲、牙齿外,有淋巴细胞或组织的地方都可发生淋巴瘤,各类病原微生物感染、化学药物、异物等因素都可能引起淋巴细胞增生,导致淋巴结肿大。淋巴瘤有一定“欺骗性”,部分症状会被患者误解为流感、胃肠炎,皮肤病等,耽误就诊,如患病后不及时治疗,病情加重,癌细胞扩散和转移,使得病情难以控制,进而危及生命。临床上多用化疗治疗淋巴瘤,具体在什么情况下进行化疗,需要结合患者自身体质、疾病分期等情况来确定。
淋巴瘤的症状
1.淋巴结肿大:淋巴瘤多出现在颈部,其次是腋窝及腹股沟,多数不痛不痒,易被忽略。
2.全身不适:不明原因发热,体温>38℃,超过一周;其次是盗汗,夜间盗汗明显;再次是消瘦,体重会减轻。如该类症状持续时间长,应及时就医诊断。
3.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部分患者有肠梗死及肠出血症状。
4.皮肤损伤:淋巴瘤会损伤皮肤,引起红斑、糜烂等。霍奇金淋巴瘤可能造成皮肤瘙痒。
5.贫血:由于淋巴细胞功能紊乱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致红细胞过早、过多破坏,超过骨髓代偿能力,引起贫血。
淋巴瘤的成因及预防
成因。免疫功能失调:机体免疫系统失调,免疫监视功能下降,无法清除体内突变或癌变细胞。感染因素:某些病毒及细菌感染会增加患病概率。遗传因素:家中有血液或淋巴系统恶性疾病史者,淋巴瘤发病风险较大。其他:农药、工厂排出的有害化学物质,及杀虫剂、燃料、油等也会诱发淋巴瘤。
预防。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及时治疗炎症、积极运动提升免疫力。另一方面,要减少环境污染、减少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积极运动:要规律作息,但也要积极进行运动,日常可多进行有氧运动,适量打太极、慢走、跑步、骑车等,通过进行有氧运动,加速血液循环,并且呼吸新鲜空气,提升免疫力。合理膳食: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食用重油、重盐食物,多食西红柿、花菜等高纤维素食物,多食新鲜蔬果,饮食注意荤素搭配,保障营养摄入,尽量少食多餐。戒烟:吸烟者或被动吸烟都会提高淋巴瘤发生风险,因此,为了自身及家人健康,一定要戒烟,并且要避免被动吸烟。
医疗机构及社会加强卫生知识宣教:医院定时组织开展各类肿瘤疾病防治知识宣传进社区活动,向大众宣传淋巴瘤预防的重要性、预防的具体措施,可通过展开健康宣教大会、专家讲座等现场讲解形式,向大众讲解淋巴瘤专业知识,使大众了解淋巴瘤的患病因素,以及发病症状、发病机制等。医疗机构积极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渠道发布淋巴瘤预防及治疗要点,以及疾病控制方法,相关专家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或医院网站,线上解答疑问,提高大众健康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