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其实不是肿瘤,而是指脑动脉管壁上的一种异常的、囊性突出,类似轮胎薄弱处慢慢鼓出来的小泡。在长期的血流冲击下,瘤体会变得越来越大,极易破裂出血,一旦破裂,将会导致脑出血,死残率非常高,因此是脑袋里的一颗不定时的“炸弹”。颅内动脉瘤多见于40~60岁人群,它可一个或者数个瘤体存在于人的脑内。
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发病诱因有哪些?
动脉瘤破裂多发生突然,劳累、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可诱发,也可以在无明显原因下或者在睡眠中发生。脑袋里长了动脉瘤有哪些不舒服的表现?
1.小的动脉瘤可不出现任何不适。
2.较大的动脉瘤如果挨近眼球的神经,就会出现眼睑下垂,瞳孔散大,眼球均无法向里、向上、向下活动。
3.巨大动脉瘤如果压迫视线通路,病人还会有视力、视野障碍。
4.如果动脉瘤一但破裂出血,病人可出现剧烈的头痛、呕吐、神志不清,脖子僵硬,脑梗死,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如果出血产生的血肿压迫了脑里面控制语言、运动的脑组织区域,病人可出现偏瘫,即我们熟话说的“半身不遂”和(或)失语。
需要做哪些检查确诊颅内动脉瘤?
1.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是确诊动脉瘤的检查方法,可判断动脉瘤的位置、数目,有无脑梗死。DSA是有创的血管造影,检查时医生会在患者肘部或者大腿根部的动脉开一个小口,通过导丝和导管引导到我们需要检查的部位,注射对比剂,可以实时地观察血管的情况和动态变化;检查耗时较长,一般需要20分钟以上。DSA的优点是可以高清实时动态观察血管的情况,如果病情需要,可以同时进行介入治疗,比如说溶栓、取栓、球囊扩张、植入支架、血管栓塞等;缺点是DSA检查属于微创手术的范畴,需要做好术前评估和准备,术中有可能会出现出血、药物不良反应等风险,患者需要住院观察,费用也比较高。
2.CTA和MRA属于无创检查,包括不同检查部位的检查统一在放射科完成。CTA和增强MRA扫描前会在患者手臂上打留置针,注射对比剂同时进行CT或磁共振的扫描,视检查部位等不同情况扫描时间一般在5~20分钟;CTA和MRA等无创的血管造影主要用于血管疾病的初步诊断或者术后的追踪复查等;相对来说,CTA扫描速度较快,分辨率较MRA有所提高,可以同时观察血管及血管周围组织结构的情况。
颅内动脉瘤要怎么治疗?
1.非手术治疗:如果发现动脉瘤较小,破裂的风险低,不必过于紧张,可选择保守治疗,严格控制血压、戒烟、戒酒、避免情绪激动,定期复查。
2.手术治疗:如果发现动脉瘤较大,破裂风险高,在医生的评估后选择开颅动脉瘤颈夹闭术可彻底消除动脉瘤。
3.开颅动脉瘤颈夹闭术:如果把动脉瘤比作一个充满气体的气球,那么动脉瘤颈就是气球系线的部分,医生通过手术的方式,将“气球”充气口扎紧,不再让气球继续充气。也就是说,手术目的在于阻断动脉瘤的血液供应,避免发生再出血。同时保持给动脉瘤供血的动脉继续通畅,以此维持脑组织正常血液循环。
4.动脉瘤栓塞术:高龄、病情危重或不接受开颅手术者,可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利用股动脉穿刺,将纤细的微导管放置于动脉瘤囊内或瘤颈部位,再经过微导管将柔软的钛合金弹簧圈送入动脉瘤囊内并将其充满,使得动脉瘤囊内血流消失,从而消除再次破裂出血的风险。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是现在临床应用最广的动脉瘤治疗手段,成功率非常高,是一个微创的手术。
我们怎样进行疾病的预防?
1.疾病预防:(1)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运
动;(2)合理饮食,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3)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抗癫痫药物,不可随意减
量或停药;(4)注意安全,不要单独外出或锁门洗澡,以免发生意外时影响抢救。2.疾病知识:动脉瘤栓塞术后,定期复查脑血管造影;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表现,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和偏瘫时,及时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