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晕厥?
晕厥是多种原因引发的大脑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的疾病,表现出突然发生,一般可以自行恢复,并不会留下后遗症。晕厥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发生机制并不相同,神经系统调节异常、血管收缩障碍、心源性脑缺血等,都可能引发晕厥。发生晕厥后,患者表现出面色苍白、恶心、头晕等症状。因为晕厥发生时患者可能因为站立不稳以及丧失维持身体的张力而摔倒受伤,所以进行治疗主要是为了防止复发,预防肢体损伤等。
2采血后为什么发生昏厥?
对于采血之后为什么会出现晕厥,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精神因素。很多群众可能害怕采血,个别晕血,因此采血之后因为迷走神经兴奋,造成血压下降,导致脑供血不足,此时就可能发生晕厥。或者部分群众对于采血存在错误看法,认为会损害身体健康,极度担忧采血,刺激之下发生晕厥。
疼痛因素。部分群众的体质比较敏感,因此在采血时因为穿刺会感受到比较强烈的疼痛感,造成刺激性反应;同时群众采血之前精神过于紧张,会增加身体对于疼痛的敏感性,感觉到较强的疼痛,使得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此时采血时,进针如果不顺利,就会导致群众的迷走神经异常兴奋,使得血管扩张,心率缓慢,血压降低,进而产生晕厥。
体位因素。如果群众本身体质较差,或未吃饭处于空腹状态,采血之后可能因为失血而出现虚脱,因此引发晕厥;或者是群众采血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使得心输出量降低,继而降低血压,引发晕厥。
人员因素。主要是门诊采血窗口的医护人员每天的工作量很大,需要采血的群众很多。所以个别护士可能烦躁、态度不好的行为,而这又会刺激采血群众出现负面情绪,诱发晕厥。
3如何预防和护理晕厥的发生?
采血前干预。采血之前,耐心和蔼的接待群众,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其采血注意事项,进行心理疏导。如果群众提出疑问要及时给出正确讲解,特别说明采血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询问是否是第一次采血,是否有晕针史,如果有的话需要先安排采血,并让另一名护士陪同,帮助转移群众的注意力,加入发生晕厥要迅速接住群众,避免跌倒受伤同时,进行语言交流,减轻紧张情绪。
环境干预。采血室注意保证干净卫生,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做好消毒灭菌工作,避免交叉感染。采血过程中护士要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头和管线;采血前后分别对手消毒;采血室要放置休息椅,让采血人员可以休息;采血窗口的凳子要选择绵软垫子,避免太凉造成刺激。
采血后干预。采血完成后也可能出现晕厥,所以护士要指导群众合理按压穿刺部位,一般3-5min,为了避免感染,建议使用棉棒。采血的穿刺部位在一天内不能碰水和其他杂物,防止感染;同时叮嘱群众注意观察,如有红肿热痛情况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对于体质虚弱或者空腹时间久的个体,可以提供糖水或其他食物,避免出现晕厥。
晕厥后急救干预。如果发生晕厥,首先要调整体位,使其平躺,给予吸氧支持,并适当压低头部,抬高腿部。解开群众的衣领与腰带,提供良好的呼吸环境,并指导进行深呼吸。护士可以按压人中、合谷等穴位,帮助缓解症状。如果采血人员出现恶心、呕吐等,护士要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通畅,防止发生窒息。同时密切观察脉搏、瞳孔等,及时给予葡萄糖口服液,在采血人员生命体征稳定后可以离开。
门诊采血时发生晕厥,一般是因为群众精神因素的影响。所以门诊要注意进行健康宣教,说明采血的相关知识,适当安抚群众情绪,从而减少其发生,保证采血安全性。一旦发生晕厥,也要及时急救处理,向患者家属解释,避免引发医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