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成熟期维护
第一,术后密切观察是否发生渗血,若渗血量减少,用无菌棉签轻柔按压止血,但按压时必须保证血管震颤始终存在。若渗血量较多,及时告知医生,配合医生处理。
第二,辅助患者完成相关功能检查,理想良好的动静脉瘘,可触及到震颤,可听到血管杂音,术后早期必须进行多次检查,若有血栓形成,第一时间发现并配合医生处理。
第三,辅助患者适当抬高其内瘘手术侧肢体,促进肢体静脉回流,减轻肢体水肿症状。
第四,术后24小时手术侧肢体开始进行握拳运动、腕关节运动,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第五,术后2-3天,每天换药1次。术后10-14天,及时拆线。在包扎敷料时无需添加压力,避免受压现象。术后一周内,保证手术伤口的敷料始终干燥清洁,若存在渗液或是污染现象,及时更换敷料。
第六,术后禁止在内瘘侧肢体进行输液、输血、抽血化验等操作。
第七,术后不能在手术侧肢体量测血压,术后2周内手术侧上肢不能缠止血带。
第八,术后注意患者的身体姿势、袖口松紧度,预防内瘘侧肢体遭受压迫。
第九,术后一周开始实施功能锻炼,以手捏皮球或是手捏橡皮圈为主,一天进行数次,一次进行3-5分钟,加快内瘘的成熟速度。
第十,若患者术后一周内要开始血液透析,需及时调整肝素的应用剂量,结合伤口实际情况,适当减少肝素的实际用量,预防伤口严重出血。
2.使用期维护
第一,每次完成血液透析治疗后,及时提供无菌纱布卷,持续进行15-20分钟压迫止血。若穿刺部位没有渗血表现,需及时解除压迫。若有少许渗血现象,需适当降低压迫力度,继续进行30-60分钟压迫。结合患者的渗血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延长压迫时间。若患者容易发生低血压,压迫力度不能太大,压迫时间需小于20分钟。
第二,血液透析完成24小时后,热敷患者的穿刺部位血管,及时应用软化血管药物,对内瘘血管实施保护。
第三,及时在内瘘部位佩戴护腕,有效保护患者的内瘘部位,预防内瘘遭受磕碰,预防内瘘血管过度扩张。
第四,保证患者的内瘘侧手臂始终清洁卫生,若内瘘穿刺部位有瘙痒症状,不可以直接用手抓挠,预防皮肤破损,预防穿刺部位感染。
第五,每天检查内瘘部位,观察内瘘血管是否存在塌陷现象,运用听诊器听内瘘部位是否有杂音,触摸内瘘部位是否有震颤,感觉内瘘血管是否存在明显疼痛症状。每天检查三次:早上起床后,午休结束后,晚上睡觉前。
第六,内瘘侧肢体需要进行自我保护,禁止提拿重物,禁止穿太紧的衣服,内瘘侧肢体禁止佩戴各种饰品,躺卧时不可以压迫内瘘侧的肢体,内瘘侧肢体不能枕在头下。
第七,不可以在内瘘侧肢体进行量测血压、输血与输液等操作。
第八,血液透析期间应用内瘘时,应使用绳梯式穿刺法完成穿刺操作,尽量避免动脉瘤形成,主动保护内瘘。
第九,前往医院进行血液透析之前,需主动清洁内瘘侧肢体,保证穿刺部位干净清洁。
第十,若穿刺部位存在血肿表现,当天应用冰块冷敷,第二天应用热敷,配合喜辽妥按摩,一次按摩15分钟,一天按摩2次。
第十一.避免抽烟,尼古丁会影响血管收缩,影响瘘管功能
3.小结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必须做好动静脉内瘘的日常维护工作,保证内瘘始终处于安全可使用状态,保证透析顺利完成,保障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