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由心脏泵出的血液在血管中不断流动,对外周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叫做血压,因此血容量和周围血管阻力都是血压形成的关键因素。只要血容量充足,周围血管壁有足够的弹性,血压就能维持在稳定适中的范围内,不会威胁到身体的健康。例如很多贫血或者出血的患者都有可能出现血压低的情况,严重的还会休克。
体内血液的流动需要依靠心脏的跳动,而心脏的跳动收缩和舒张的过程。因此,当心脏收缩时,血压会出现峰值,从心脏泵出的血液会给血管壁带来很大的压力,血压达到最高值,也叫收缩压。当心脏舒张时,这时血液就不会流向外周,就会形成低压状态。血管是具有弹性的,这种循环的收缩和舒张可以维持血液的流动,而血管本身的弹性又会不断的促进血液的循环。因此,正常的血压可以保证身体各器官的正常运转。
高血压目前现状
根据去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中国高血压患者已达2.45亿人,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超过四分之一。而血压控制率却不到五分之一。现实中,很多患者只吃一种药不能使血压达标,这就导致了许多患者需要联合降压治疗,即同时服用2种或以上的降压药。联合用药降压比加倍服用单种药物效果好,同时也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部分患者本身就对吃药产生抗拒心理,觉得吃的药多了,更有心理负担;另一方面,有些是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减退,很容易忘记服药,甚至于少服或者多服用药物。而长期服药不规律造成是高血压整体治疗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了帮助患者养成规律服药的习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目前国内外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推荐单片复方制剂。单片复方制剂是将两种降压药“整合”,这样服用更方便,患者也更容易长期坚持使用。与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相比,单片联合治疗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心血管获益。而新型降压药物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是目前国内唯一上市的β受体阻滞剂联合钙通道阻滞剂的长效单片式复方制剂,为患者带来双重保障,接下来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它。
保障一:长效控制血压
氨氯地平是一种代谢时间较长的地平类药物,每天服用 一次可起到长期的降压作用。比索洛尔是一类药物中代谢时间较长的药物,也是每次服用一次,可以起到长期的降压作用。因此,氨氯地平与比索洛尔联用可称为“长效联用”。将前面两种药物合二为一,对于一些记忆力较差的老年人,简化了服药方式,可以提高服药依从性,更好地控制夜间高血压和早晨高血压。
保障二:安全性更好
比索洛尔通过阻断心脏上的β1受体、减慢心率、减弱心肌的收缩力和减少心输出量来降低血压。阻断肾小球β1受体,减少肾素分泌,从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醇系统活性,协调降压,保护心脏。但需要注意的是,比索洛尔可能减少心输出量,反射交感神经,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产生收缩血管的不良反应。
氨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选择性阻断电压门控钙通道,抑制细胞内钙离子流动,使阻力血管(小动脉)平滑肌松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然而,氨氯地平可能增加心率和心输出量。
氨氯地平与比索洛尔联用不仅可以增强降压效果,而且可以减弱血压调节系统的负反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这是因为氨氯地平对血管的扩张正好可以抵消比索洛尔收缩血管的副作用,而比索洛尔减慢心率的作用也可以抵消氨氯地平引起反射性心率增加的副作用。
适用人群
除高血压患者外,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也同样适合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患有冠心病的人,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管腔变窄,心脏的供血、供氧不足,当心脏耗氧量增加时,就会引起心绞痛发作。比索洛尔可以通过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减慢心率和减少心脏的输出量来减少心脏的耗氧量。氨氯地平能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抑制心肌兴奋,降低心脏耗氧量。同时动脉扩张,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血供。因此,两者组合不仅可以共同降低血压,还可以在冠心病的治疗中起到协同作用。
注意事项
虽然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相比其他降压药物更具有优势,但由于是两种药物的组合,更需要注意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对任何一种药物过敏或有禁忌症的人都不应服用。低血压、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心率过缓、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严重支气管哮喘或严重COPD患者不宜服用。
这两种药都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引起头晕和头痛。均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等。会影响运动系统,可能出现乏力、乏力等,长期服用氨氯地平可能出现下肢水肿、牙龈增生等不良反应。比索洛尔可能引起血糖和血脂异常,服药时应注意。这些不良反应联合使用后可能会增加发生率,但通常是轻微的,不影响药物的继续服用。
最后,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的今天,控制血压,提高血压达标率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的有效手段。使用比索洛尔氨氯地平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液,还可以大大减轻心血管疾病的医疗费用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