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是利用人体内的氢质子(也就是人体内水分子的组成成分),在外加磁场和射频脉冲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信号,经计算机重建后形成的图像,所以“核磁共振”的“核”不是核辐射的“核”,它是一种安全、无辐射、无创伤的检查技术。其实在这项技术诞生之初被称为核磁共振成像,后来为了突出这项检查技术不产生电离辐射的优点,同时又要与使用放射学元素的核医学相区别,就把“核磁共振”的“核”字去掉,叫做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在医学上的重要意义和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多参数、多平面的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头部、颈部、脊柱、脊髓、腹部、盆腔、四肢关节等,对于诊断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肿瘤等疾病有着重要价值。同时由于磁共振成像无辐射的优点,对于儿童、孕妇等敏感人群也适用。
磁共振成像有哪些优点? 无辐射检查,真正避免了X线或放射性核素扫描等对人体有辐射损伤的检查; 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对比分辨率高,它可以清楚的分辨脑灰质和白质、肌肉、肌腱、脂肪等软组织结构; 多平面,多参数成像技术,可清楚的显示病变所在的部位、范围以及和周围组织器官的相互关系,即可精准定位病灶; 无需注射对比剂可以进行血管成像,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头颈部血管的成像。磁共振成像应用于检查哪些疾病?
1.头部:血管性疾病(栓塞、出血)、肿瘤、创伤、发育畸形、脑白质病变等。
2.颈部:颈部各种良恶性肿瘤。
3.胸部:纵隔肿瘤、心脏及大血管病变等。
4.腹部:肝脏肿廇、血管瘤、囊肿、炎性病变、胰腺肿瘤、肾脏肿廇、囊肿、肾上腺肿瘤、脾肿大等。
5.盆腔:卵巢囊肿、卵巢肿瘤、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子宫癌、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精囊病变、膀胱肿瘤等。
6.脊柱:脊髓外伤、椎间盘突出、椎管内肿瘤、脊髓肿瘤、脊髓发育畸形、椎体肿瘤、椎体炎性病变等。
7.四肢关节:半月板损伤、肌腱损伤、关节积液、骨肿瘤、股骨头坏死、骨炎性病变、肩袖损伤等。
怀孕及刚出生的宝宝能做磁共振检查吗? 在怀孕中后期进行磁共振检查是安全的,目前还没有文献证明磁共振检查对怀孕早期的胚胎有影响,为了安全起见一般不建议怀孕早期(3个月以内)的孕妇做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检查已经应用于产前胎儿评估;刚出生的小宝宝做磁共振检查也是安全的,给小宝宝做检查主要是为了排查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胆红素脑病以及是否存在脑发育畸形等。综上所述,磁共振检查是一种安全无辐射的检查,并且在影像科的日常工作
中发挥着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