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XX食物大肠菌群超标的新闻,让人谈之色变。事实上,大肠菌群的分布较广,在自然界以及温血动物的粪便中广泛存在。相关研究显示,粪便中大肠菌群基本都是典型大肠杆菌,而自然界中的大肠菌群则是以其他类别为主。这些细菌在血清学与生化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只要大肠菌群的含量超标,就很容易会给身体造成各种伤害。
大肠菌群含量超标的危害
1.导致呕吐腹泻
食物中的大肠菌群总数超标严重的时候,会直接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加速食物及水的变质速度,使之失去食用价值。如果我们不小心吃下了这类食物,就很容易引发肠道不适,造成痢疾等疾病,使人出现腹痛、腹泻、脱水、呕吐等问题,病情发展到严重程度甚至会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
2.造成感染
以大肠杆菌感染为主,分为肠道内与肠道外两种类型。大肠杆菌在离开我们的肠道后,往往比较容易造成尿路感染,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有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大肠杆菌会入侵到我们的血液循环之中,引发败血症等问题,特别是对新生儿或早产儿来说,存在出现大肠杆菌性脑膜炎的风险。而如果大肠杆菌进入我们的肠内,则可能引发各种腹泻问题,这主要是急性腹泻大肠杆菌造成的,它是当下婴幼儿腹泻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通常具有较高的传染性。
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大肠菌群
1.基本原理
多管发酵法对于水中大场菌群的测定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初发酵试验、平板分离以及复发酵试验。
初发酵试验:根据大肠菌群可以发酵乳糖并在这个过程中产酸产气的原理进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初发酵阶段一天或两天内出现酸、气反应的都需要及时取出,用平板予以分离处理。
平板分离:常规实验多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其目的主要在于让大肠菌群形成有金属光泽的、带核心的深紫色菌落。
复发酵试验:上述实验中的阳性菌落,经过染色显示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菌的,需要再次对其开展初发酵试验,经过一天时间的培养产酸产气的,可确定结果为大肠菌群阳性。
2.样品采集
在采集湖泊、水库、河流等地表水样品的时候,可以直接将采样瓶带塞插入水中约十厘米深的地方,用手握住瓶子下部,使瓶口对准水流的方向,然后拔下瓶塞,让样品慢慢灌进瓶子,待采集量足够后重新盖上塞子,再把采样瓶从水中捞出。而若是没有足够的水流,则可以手动握住瓶子将其向着前方水平推进。在采集量方面,清洁水体要超过四百毫升,至于其余水体,则不能少于一百毫升。而且在采集完样品之后,还要快速扎上无菌包装纸。
后续检测应当在采样后的两小时内进行,否则便应以10℃以下的温度予以冷藏保存,但要注意冷藏时间不能超过六小时。而实验室在完成接样后,如果不能马上进行大肠菌群检测,也需要把样品置于4℃以下冷藏保存,并尽量在两个小时内开始检测。
3.操作步骤
(1)初发酵实验
把采集到的水样分别接入三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发酵瓶中,在37℃的环境下培养一天左右,对于其中未产气的则再继续培养一天。
(2)平板分离
把经过一天和两天培养后有酸、气反应的水体样本分别放入干净的发酵瓶,并予以划线标记,然后取出准备好的伊红美蓝琼脂平板,在上面进行菌种接种,然后再放到37℃左右的环境中培养一天,然后抽出符合以下特征的菌落接受染色镜检,即整体呈紫黑色,略带或完全不存在金属光泽;整体呈深紫黑色,菌落本身具有明显的金属光泽;整体呈淡紫红色,菌落中心位置的颜色要明显深于其他位置。
(3)复发酵试验
先进行显微镜涂片检查,如果菌落属于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杆菌,则单独取出一部分放到试管中,予以正常浓度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然后将其放到37℃的环境下恒温培养一天左右,只要有气、酸产生,就代表有大肠菌群存在。而且10mL水量中的阳性管数越多,水中的大肠菌群总数就越多。
温馨提示:想要有效避免大肠菌群对健康的侵害,我们在生活中必须注意保持饮食卫生,尽量避免在外吃饭,而且饭前便后都要认真清洗自己的双手,要记得食物只有在完全煮熟之后才能吃,决不能乱吃来源不明和半生不熟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