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目标有哪些?
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肠内营养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患者改善营养状况,帮助患者补给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并且帮助患者在肠内营养的前提下实现较佳的新陈代谢。还可以帮助患者降低血糖异常的情况,减少酮症和高渗性昏迷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肠内营养可以满足一些特殊人群在特殊时期的营养补给情况,比如患有糖尿病的儿童、青少年、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女性以及一些老年人等在特殊时期的营养需求。
肠内营养支持的策略有哪些?
1营养筛查与评估
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应该根据重症营养风险评估表,对多油糖尿病患者中存在预见性营养摄入不足的重症患者进行相应的营养筛查与评估。除此之外针对那些糖尿病以及应激性糖尿病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提供的热量与其他非糖尿病患者的热量支持没有区别。
2肠内营养支持的途径选择以及制剂的选择
首先在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途径选择时,针对那些重症的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留置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如果患者属于糖尿病合并胃瘫重症的情况,那么就推荐对患者实行鼻肠管喂养的方式。
其次在肠内营养的制剂选择上,针对那些肠内营养伴糖尿病或者属于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建议使用富含纤维素的肠内营养制剂;还可以对那些糖尿病或者有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选择一些富含低血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或者选择一些高比例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制剂,一般情况下这些制剂都是这些患者的病情进行专门配置的营养制剂。最后针对那些机械通气合并糖尿病或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情况,建议对这些情况的患者使用专用的高蛋白配方营养制剂。
3肠内营养泵的使用及输注速度的控制
针对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使用专用营养泵输注营养液。输注初始速度为10-25ml/h,遵循浓度由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开始实施肠内营养后每6-8h评估1次简易胃肠功能评分,至少连续2次,根据评分动态调整肠内营养速度,然后逐级增加到目标喂养速度后,每天评估1次。
肠内营养支持的注意事项
在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在决定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要及时地监测患者的营养指标,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营养评估并对患者的个体化营养支持指定相应的肠内营养计划。
2.患者的血糖进行定期的动态监测,根据相应的血糖情况为患者提供相应的营养以及用药计划的调整。
3.采用由高膳食纤维和高单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糖尿病适用型肠内营养制剂,对避免发生餐后高血糖、改善血脂状态以及减少心脑血管病变具有积极意义;
4.实施管饲必须综合考虑导管类型、放置部位、喂饲方法及速率和营养制剂配方;
5.对患者的肝肾功能以及患者的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情况进行定期监测,适时对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估,便于方案的调整。
6.合并严重感染或应激状态时必须接受胰岛素治疗,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类型及用药方式。
总结:针对糖尿病重症患者的 肠内营养支持是非常关键的,确保糖尿病患者的人体所需营养正常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