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医正骨
中医正骨治疗历史悠久,其主要治疗根本在于“不开刀、不吃药”,采用该方式治疗骨病,具有恢复快、费用低等有,被广大患者所认可。中医正骨在几千年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治疗原则与方法,经验极为丰富,流传至今为国人健康做出了极大的贡献。2006年,国务院已经将中医正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可以看出中医正骨的成熟。中医正骨手法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病症选择不同的正骨手法,如按摩、推拿,揉捏等。不同的手法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如按摩可促进气血运行,推拿可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等,通过上述手法,可改善局部疼痛、错位、突出等症状。
中医正骨的作用及优势
中医正骨的应用,可以起到较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中医正骨的好处有很多,对于小关节紊乱,通过正骨可以纠正关节错位,并缓解疼痛等症状。同时,中医正骨也可以舒筋活络、疏通经脉,帮助改善不良的坐姿、站姿等。此外,中医正骨对于四肢的部分疾病,包括脊柱疾病等都有一定的好处,可以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并能够帮助患者纠正轻度的脊柱侧弯。如果患者存在轻中度关节骨折,或者是存在关节脱位,也可选择正骨治疗,通常也能够帮助缓解症状,促进疾病恢复。
中医正骨有哪些禁忌
中医正骨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如严重骨盆骨折、失血性休克、多发性骨折、气血虚弱、重症脑外伤等情况下不宜使用该治疗方法。另外,存在重度骨质疏松也不建议选择正骨治疗,因为若正骨过程中,一旦手法不当,会引起患者出现骨折或病情加重。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且合并压迫神经的患者,采用中医正骨,也容易造成神经损伤,严重者可导致瘫痪,故不建议采取中医正骨治疗。因此,在选择中医正骨治疗时,需要结合患者病症以及临床检查报告来评估是否符合中医正骨标准,不可盲目治疗,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或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