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的主要原因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HPV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具有高度特异性,可以感染皮肤和黏膜。目前已知有超过200种不同的HPV亚型,其中部分亚型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被称为高危型HPV。在我国,80%以上的宫颈癌都与HPV-16、HPV-18持续感染有关。低危型HPV如HPV-6、HPV-11可引起生殖器疣等良性病变,但与癌变发生无明显关联。
HPV的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传播,如母婴传播、皮肤接触等。HPV感染后,大多数人的免疫系统可以清除病毒,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是,少数人的免疫系统无法清除病毒,导致病毒在宫颈部位持续存在,引起宫颈上皮的异常增生,形成宫颈癌前病变。如果这些病变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宫颈癌。一般来说,从HPV感染到宫颈癌的发生,需要经过10-20年的潜伏期。
因此,宫颈癌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快速准确的筛查计划对于宫颈癌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消除宫颈癌战略呼吁,至少90%的女孩在15岁前完成HPV疫苗接种,70%的女性定期接受高效检测方法筛查,90%确诊宫颈疾病的女性得到治疗。
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女性预防宫颈癌呢?下面,我们将介绍宫颈癌的“三级预防”策略,希望每位女性都能行动起来,积极参与预防,将宫颈癌扼杀在摇篮里,拥抱健康、幸福、美丽的一生。
1.一级预防:尽早接种HPV疫苗
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在国内上市的HPV疫苗包括二价、四价及九价疫苗。二价疫苗针对HPV-16和18两种高危型别;四价疫苗在这两者基础上,增加了HPV-6和11两个低危型别;九价疫苗则在四价疫苗基础上多加了5种高危型别HPV,分别是HPV-31、33、45、52、58。这些疫苗都可以预防约70%-90%的宫颈癌。
HPV疫苗对未发生的感染预防效果显著,尤其在首次性行为前接种,能达到最大的保护效果。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HPV疫苗最佳接种年龄为9-14岁。对于已有性生活的女性,疫苗仍具有保护作用,但其保护效能低于性行为前接种。二价、四价和九价均适用于9-45岁女性。
对于接种HPV疫苗的几个常见问题,我们也进行了解答:
(1)接种HPV疫苗是否有副作用?
HPV疫苗不含病毒DNA,没有任何感染性,不会因为接种而造成HPV感染。与大多数疫苗相同,HPV疫苗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接种部位周围疼痛、硬结、红斑、肿胀、瘙痒,有时会出现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但在接种数日后即可消失。
(2)为何要尽早接种HPV疫苗?
HPV疫苗的接种效果与接种时是否已经感染HPV有关。如果接种时已经感染了HPV,疫苗就无法对已有的感染起到预防作用。因此,尽早接种HPV疫苗,可以在性生活开始前获得最大的保护效果,避免感染高危型HPV,从而降低宫颈癌的风险。
(3)应该选择哪种HPV疫苗?
已上市的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均不能提供100%的高危型保护,但都覆盖了HPV-16、HPV-18这两个我国乃至全球最常见的宫颈癌致病型别,可基本满足适龄女性宫颈癌的预防需求。而一味追求高价疫苗反倒会因为在等待期间感染上病毒而错过疫苗预防的最佳机会,不科学也不必要。因此,适龄女性应根据自身的年龄、经济情况,尽早接种HPV疫苗。
(4)妊娠期女性、哺乳期女性是否推荐接种HPV疫苗?
妊娠期女性应避免接种HPV疫苗,若已经或准备妊娠,建议推迟或中断接种,待妊娠期结束后再进行接种。由于许多药物可经母乳进入婴儿体内,因此哺乳期女性也不推荐接种HPV疫苗。
2.二级预防: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接种HPV疫苗并不能完全预防宫颈癌,因为疫苗不能覆盖所有的高危型HPV,也不能对已有的感染起到治疗作用。因此,即使接种了HPV疫苗,女性仍然需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以及时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阻断癌变的发生。
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有两种:宫颈涂片检查和HPV检测。宫颈涂片检查是通过采集宫颈细胞,观察其形态变化,判断是否存在癌前病变或癌变。HPV检测是通过采集宫颈分泌物,检测其中是否含有高危型HPV的DNA或RNA,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持续感染的风险。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一般来说,建议女性在开始性生活后一年内进行第一次宫颈癌筛查,之后每3-5年进行一次。如果有以下情况,应提前或增加筛查频率:
(1)有多个性伴侣或性伴侣有多个性伴侣
(2)有吸烟或长期服用避孕药的习惯
(3)有宫颈炎症或其他生殖道感染的病史
(4)有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的家族史
(5)有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情况,如HIV感染、器官移植等
宫颈癌筛查的结果分为正常和异常两种。正常结果表示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细胞或病毒,无需特殊处理,只需按时复查。异常结果表示发现了异常细胞或病毒,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以确定是否存在癌前病变或癌变,以及其严重程度。异常结果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宫颈癌,也不必过分恐慌,只要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大多数情况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或治愈。
3.三级预防:积极治疗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
如果宫颈癌筛查的结果显示存在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应尽快进行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或转移。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取决于病变的类型、范围、位置和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龄、生育意愿、一般健康状况等因素。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冷冻治疗:利用液氮冷冻破坏异常细胞,适用于轻度或中度的宫颈癌前病变。
(2)激光治疗:利用激光灼伤或切除异常细胞,适用于轻度或中度的宫颈癌前病变。
(3)宫颈锥切:最常用的CKC(宫颈冷刀锥切术)、LEEP(宫颈环形电切术),适用于中度或重度的宫颈癌前病变。
(4)子宫切除术:切除整个子宫,适用于早期的宫颈癌,但会导致失去生育能力。
(5)放射治疗:利用放射线杀死癌细胞,适用于中晚期的宫颈癌,但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恶心、腹泻、出血等。
(6)化疗:利用药物杀死癌细胞,适用于中晚期的宫颈癌,但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脱发、贫血、感染等。
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治疗效果与病变的发现和治疗的及时性有关。一般来说,越早发现和治疗,治愈率越高,副作用越小。因此,女性应该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积极治疗,不要拖延或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