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早孕期胎儿超声筛查(FTS)十问十答
2023-11-24 15:46:28
作者:刘玉瑞
作者单位:广西北流市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1.问:早孕期超声筛查(first trimester scanning,FTS)的时间是什么?答:孕11~13周(根据末次月经推算或超声测量头臀长推算孕周)。

2.问:什么人群适合做FTS?

答:适合所有胎儿(高风险妊娠、低风险妊娠、高龄妊娠、单胎妊娠、多胎妊娠等)。

3.问:FTS参照什么指南?

答:参照国际妇产科超声协会(ISUOG)2013年颁布的"胎儿早孕期超声筛查"指南及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 FMF)2004年颁布的"孕11周~13+6周超声筛查"指南。

4.问:建了围产期保健卡后反正要在中孕期做大排畸超声,为什么要在早孕期做胎儿超声筛查?

答:贯彻产前诊断" 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原则,尽早筛出异常胎儿,有足够时间决定胎儿去留,如需引产则可减轻孕妇心理及生理创伤,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如FTS未发现胎儿明显异常,则可增强孕妇信心、减轻其担忧及顾虑,提倡人文关怀。

5.问:FTS检查哪些内容?

答:(1) 确定胎儿是否存活;

(2) 准确估算胎儿孕周;

(3) 确定胎儿数目,多胎时确定绒毛膜性及羊膜性(此时是最佳时机);

(4) 评估胎儿大体解剖结构;

(5) 评估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的风险。

6.问:早孕期胎儿那么小,超声能检查出异常吗?

答:胎儿主要器官在孕12周前已基本形成,超过80%的畸形在此阶段已经形成,故孕11~13+6周是超声筛查胎儿结构异常的重要时期。FTS可检出40%~70%的严重先天性畸形,如无脑儿、脑膨出、无叶前脑无裂畸形(全前脑)、淋巴水囊瘤、脐膨出、心脏异位、巨膀胱、单脐动脉、部分肢体畸形等,有时还可诊断唇腭裂、开放性脊柱裂等。

7.问:FTS如何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

答:FTS着重测量颈项透明层(NT)厚度、观察有无鼻骨(NB)、观察三尖瓣有无反流(TR)、观察静脉导管(DV)频谱观察有无a波缺失或反向等。

8.问:以上指标有何临床意义?

答:(1)颈项透明层(NT):NT增厚与染色体异常(14.2%)、胎儿结构畸形(3%~50%,主要是心血管畸形)、多种遗传综合征(10%,如Noonan综合征等)、胎儿水肿、围生期死亡、自然流产、巨大胎儿、儿童发育迟缓等有关。当然,正常胎儿也可出现NT增厚。NT增厚的胎儿一旦排除了染色体异常和结构异常后80%~90%为健康的胎儿。

(2) 鼻骨(NB):鼻骨缺如或未骨化与多种染色体异常有关。单纯鼻骨缺如可存在于73%唐氏综合征胎儿。当然,鼻骨缺如或未骨化也可发生于染色体正常胎儿(0.5%~1%)。

(3) 三尖瓣反流(TR)及静脉导管(DV)频谱a波缺如或倒置:与胎儿心脏畸形及染色体异常有关。当然,TR也可发生于1%染色体正常胎儿,而DV频谱a波缺如或倒置可发生于5%染色体正常胎儿。

9.问:做了NIPT(无创性产前胎儿DNA检测)后还需要做FTS吗?

答:做了NIPT后仍需要做FTS。NIPT目前主要筛查21-三体、18-三体及13-三体综合征的风险,对唐氏综合征的检出率可高达99.9%。孕妇做了NIPT后无需做OSCAR(俗称早孕期唐筛),但仍需做FTS。因为NIPT目前仅局限于3对染色体异常筛查,而FTS不仅可检出胎儿结构畸形(伴或不伴染色体异常),对某些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亦有提示作用,还可预测子痫前期、早产、宫内生长发育迟缓、巨大胎儿及妊娠期糖尿病等,这些都是NIPT所不能取代的。

考虑到NIPT目前仍较昂贵,我们医院准备将OSCAR(早孕期唐筛)作为一线筛查,对高风险胎儿采用NIPT进行二次筛查,这样既可减少有创性产前诊断数量,又不遗漏胎儿主要染色体异常、重大结构畸形及部分遗传综合征。

10.问:FTS这么好,是不是做了FTS就不用再做中孕期胎儿结构畸形超声筛查(俗称大排畸)了?

答:做了FTS后仍需做中孕期大排畸超声及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他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FTS可诊断超过50%的胎儿异常,但也有其局限性。胎儿颅内结构如小脑、胼胝体要在孕18周后才发育完善,胎儿双肾、骶尾部脊柱此时较小,故FTS对这些结构诊断能力有限。FTS未发现异常,应配合后续大排畸及胎儿心超检查;FTS发现异常的在遗传学检测的基础上,可在16周时加做一次超声进行随访。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