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又称做肺源性心脏病,发病原因主要由肺组织、支气管、血管等疾病所导致的肺动脉高压,进而引发心脏疾病。根据疾病的特性分析,病程有长、短的区分,分为急性与慢性肺心病两种类型。根据临床数据统计,慢性种类较为常见。下面以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对肺心病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一、慢性与急性肺心病介绍
慢性肺心病:主要是因为支气管、胸廓、肺部等出现慢性疾病;也可能因为出现慢性肺动脉血管病变,进而引起肺循环出现障碍,以导致肺动脉的高压增加,引发病人的右心室肥大,严重引起右心室功能出现衰竭情况。下面对肺心病进行分类:
(一)慢性肺心病
①支气管及肺部疾病:受到各种慢性疾病的影响,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尘矽肺、重症肺结核、肺间质纤维化等,随着疾病的反复发作,导致血管以及肺部整体结构发生了病变,肺动脉压力逐渐呈上升趋势,引发病人出现右心室肥厚情况,随病情发展引发病人出现心功能不全。
②胸廓、脊柱等疾病:病人出现严重的胸廓或者是脊椎畸形病变,主要原因是受到其它疾病的诱发,包括脊椎结核、脊椎后、胸膜广泛粘连、类风湿性关节炎、侧凸等。也因为神经肌肉疾患引发肺心病的发生。
③肺血管疾病:因肺血管疾病引发肺心病,大多数是受到肺小动脉栓塞引起;肺小动脉炎或者肺动脉过敏性肉芽肿病也可引起肺心病;临床不明原因引发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等,都会随病情发展形成肺心病。
(二)急性肺心病
出现急性肺心病主要原因:肺动脉主干出现血栓或者其它分支动脉出现严重血栓栓塞,导致肺部循环出现障碍,引发肺动脉高压急剧上升,右心室也会急性出现扩张,导致病人的右心室各项功能出现严重衰竭。急性肺源性心脏病起病急、病程短,最常见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
二、中西医结合对肺心病的分析
中西医对肺心病进行分析,认为该疾病主要是由多种慢性肺部相关疾病在反复发作后,因为长期得不到改善与治疗,导致病人的肺器官内部胀满,肺压持续上升。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日积月累导致肺部、肾脏、肝脾都会出现病变,进而导致心体受到损坏。在临床出现肺心病时,主要症状是以肿、咳、悸、喘、瘀、痰等为常见表现。
肺心病的发作可分为:
(一)急性期(发作期),主要是以标实为主要症状,发作期主要是以劳累、外邪、情志等原因而引发,导致身体内出现多种病变情况,以至引发肺心病的发生。
(二)慢性期(缓解期),主要是以正虚为主要症状,因为病人身体内长期受到各种病变的影响,如(水、痰、湿、瘀)等,受到病变长期入侵身体,病人心肺便会出现阴虚、气虚等情况,进而引发肺心病的发生。
三、肺心病的治疗
如果肺心病在急性期发作时,要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情况,可采用润肺化痰、清肺化痰、温肺化饮、燥湿化痰等方式进行治疗。通过针对性的治疗,帮助病人将痰液排出,有效缓解气道出现阻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