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雾化吸入可以治疗很多感染性疾病、过敏类疾病,具有用药量少、起效快、全身不良反应少、局部药物浓度高等优势,在临床上使用越来越广泛。但还有很多家长不了解该治疗方式,存在很多疑问。因此,下文为您讲讲小儿雾化吸入治疗常见问题,以帮助您正确了解雾化吸入治疗。
一、小儿为何要做雾化吸入治疗?
小儿呼吸道功能和结构还没有发育完善,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比较弱,再加之病毒感染、天气变化等影响,易得呼吸道感染,而其会引起粘液阻塞呼吸道、粘膜肿胀,进而加重病情。而此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能让药物直接作用到病灶部位,避免全身用药引起副作用。
雾化吸入治疗时,用雾化装置将药物分散成微粒、微小雾滴,让其悬浮在气体中,然后通过雾化吸入给药,让药物作用到患儿呼吸道,起到湿化气道、洁净气道的作用。
二、小儿雾化吸入治疗选择什么样的雾化器?
小儿雾化吸入主要治疗支气管哮喘等下呼吸道疾病,多选用氧驱雾化吸入或者空气压缩泵吸入,作用到患儿下呼吸道的药物雾化微粒直径可达到2μm-6μm。目前,临床上还有超声雾化器,但其雾化颗粒比较大,无法作用到下呼吸道,只能作用到口咽部。所以,不适合下呼吸道疾病患儿。
三、小儿雾化吸入治疗是用嘴还是鼻?
相比于口腔,鼻腔口径比较小,且黏膜鼻甲弯曲,雾化粒子经过该处时易发生沉降,即在该处会浪费过多药物,致使到达小气道、肺泡的雾化粒子量比较少,而达不到治疗目的。所以,小儿雾化吸入治疗时多选择嘴吸,对于不能配合嘴吸的小月龄患儿,则可选择面罩吸入,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则可选择嘴吸。
四、小儿雾化吸入治疗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注意雾化体位:小儿雾化吸入治疗时最好选择坐位,若患儿是婴幼儿,则雾化吸入治疗时选择半坐卧位,该体位更有利于药物在肺内和气管沉积。
(2)控制好雾化量:因幼儿喉组织未发育完善,鼻毛和喉腔缓冲作用比较小。所以,开始雾化吸入治疗时,若雾化量调节过大,则大量冷雾气突然侵袭气道会导致多种不适,例如刺激性咳嗽,甚至还会诱发哮喘、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憋气等。所以,小儿雾化吸入治疗时要控制好雾化量,雾化开始时,吸入嘴距离患儿保持6cm-7cm,随着患儿的适应,逐渐缩小距离至3cm左右,让患儿慢慢接受冰冷的雾化液,避免冷空气刺激气道,进而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
(3)密切观察患儿雾化治疗情况:①雾化吸入治疗时,若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比较多,则定期给予患儿拍背排痰护理,必要时进行吸痰处理,以保持患儿呼吸顺畅。②雾化吸入时患儿哭闹,则不可强制继续雾化吸入治疗,最好在其熟睡或者安抚后再继续进行雾化吸入治疗。③雾化吸入治疗时,若患儿出现口鼻发绀,则要暂停雾化治疗,待其好转后再继续雾化吸入治疗。
(4)雾化时间:根据患儿病情、药品间隔时间和最大剂量的说明调整吸入间隔时间,以雾化吸入治疗时患儿未出现烦躁、气促等不适为宜。有没有大致的雾化药物用量及雾化时间呀?(无,药物、病情不同,雾化时间和量均不同,无大致数值。)
(5)雾化结束后做好各项处理:雾化吸入治疗结束后,要给患儿漱口,避免药物沉积在患儿咽部和口腔,进而预防念珠菌感染。
五、可以在家做雾化吸入治疗吗?
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不同,雾化吸入治疗时间也不同,(感觉这句话不太通顺),家庭、医院来回奔波,家属和患儿都感觉到累。所以,很多家长希望购买机器在家给患儿做雾化吸入治疗。其实,这样做是可以的,但雾化治疗前要先看医生,根据医嘱合理进行雾化吸入治疗。
科普小结:
雾化吸入可治疗很多疾病,例如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流感(这个感觉不太严谨?)、呼吸道过敏疾病等,其取得的疗效优于静脉给药、口服给药,希望各位家长看完上文内容,正确认识雾化吸入治疗,进而积极配合医院对小儿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