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是医院在开展诊断治疗过程中,医患双方都非常关注的重点之一。面对此项工作重要性,做好医疗服务项目收费管理工作,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以及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在强化以上管理工作方面,公立医院要严格执行各种收费政策和标准,做到收费管理工作的合理化与规范化,这也是创造医院良好形象,实现自身稳步前进的有力举措。
尽管公立医院的主要目标不是为了盈利,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但是在展现公立医院所特有的公益性特征的同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立医院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现阶段医改政策的实施,单病种付费和DRGS付费等结算方式的推行,更需要医院针对当前医疗服务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严格处理,并做到合理化管控。接下来,就让我们注重分析一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收费管理方式。
一、政策、制度上的保证
首先,在医院内部相关物价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或者是省市颁发的物价政策、文件规定等对药物价格进行管理,同时还需要对以往物价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强化不同岗位和部门职责,划清责任范围,贯彻落实政策标准,这也是保障后期医疗收费管理工作质量全面提高的有力条件基础。
其次,相关领导层要引起重视,并给予各方面工作支持,对各种收费行为做到明确规范,保障后期工作开展力度。同时考虑到医院收费直接牵扯到整体经济效益,所以只有获得领导对物价政策的支持,才可以有效保障物价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行,也会逐渐保障物价管理政策的规范程度。
最后,就是要针对当前医疗收费项目价格标准做到不断的修定与完善,因为诊疗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体系,特别是现阶段推行的各种医疗收费规定,不管是在表面上还是在细节层面,都难以做到有效匹配。而且一些相关文件规定范围也比较宽泛,细节化处理不到位;甚至一些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无法有效体现出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很难做到精准选择与确定,需要制定物价政策的部门做好各方面基层调研工作,确保其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且实操性较强。
二、能力、素质上的保证
此方面主要针对的是工作人员层面,需要选择一些专业能力较强,且政治觉悟高的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原则性,遵守医德医风;同时还可以考虑一些具备较强临床实践经验或者是医学知识储备丰富的人员,以此来更好的发挥管理职能。
三、方式、方法上的保证
遵守基本原则,抓准医院服务项目收费源头。消除掉任何自设收费项目,特别是一些收费项目组合打包的行为,要严格控制;如果是在开展临床实践工作时,需要使用到组合费用模板的,必须有相关科室或者是部门许可,在经过临床专家讨论以及医院内部审批之后,才可以将其用作固化费用模板,后期也不可以私自调整。
强化收费管理力度和范围,着手医疗耗材领域。定期对医疗耗材的出入库记录进行核查,同时要对比耗材库的出库数量以及二级库领取数量是否一致;然后,二级库可收费耗材出库数量应该与给患者使用的计费数量进行核对,如果各方面数据正常且不存在误差的话,则表明不存在耗材套用的情况。
严查门诊收费增量波动。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一些计费数量较大的收费项目上,对使用数量较大的收费项目进行调取核查,掌握相关科室工作实际情况,同时还需要对实际诊疗项目以及对应诊疗项目进行核对,查看是否相符。
小结
医疗服务项目收费直接涉及到社会民生,同时也决定着医院可持续发展;收费管理工作的科学合理性,不仅体现国家政策效益,同时还涉及到每个公民自身的利益。所以,针对当前公立医院医疗服务项目收费管理工作还需要做到严格把控,做好各方面政策落实的同时,将有限资源应用到正确的人或者是领域当中,以此来提高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