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骨折,占全身骨折约3.58%,约占股骨近端骨折的50%。股骨颈骨折是指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其骨折线绝大多数患者在关节内,故又称为股骨颈囊内骨折。据资料统计,年轻人群中股骨颈骨折发生率较低,多为交通伤、高处坠落等暴力伤害所致,患者受伤当时能量较大,而相比之下,股骨颈骨折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十分常见,最常见的病因为低处跌倒,如坠床等。
病因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主要是由于严重创伤,暴力所致。长久过重劳动,也可逐渐发生疲劳骨折。中老年人,骨质疏松骨强度下降是主要原因;另外,髋周肌群退变,反应迟钝,不能有效抵抗髋部应力。所以,间接暴力,如平地滑倒、床上跌下、突然扭转下肢等,都可能发生股骨颈骨折。
临床表现
1.保护体位:患肢多有轻度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4字试验”阳性。
2.髋部疼痛:骨折后的主要症状。髋部除有自发疼痛外,活动患肢时疼痛较明显。
3.活动受限:股骨颈骨折后就不能坐起或站立。但线样骨折、嵌插骨折,仍可坚持简单活动。
4.患肢短编:在移位骨折,远段受肌群牵引而向上移位,患肢变短。
股骨颈骨折分型及影像
骨折发生后,有不同的分离、错位、旋转、外展或
内收移位,于是人们根据临床工作的需要,提出各种分类、分型方法,其病理基础相同,所以影像表现是相类似的。爱尔兰外科医生Abraham Colles早在1818年,就首次提出股骨颈骨折分型,至今能查到的分型有十几种。按最新文献报道, 临床使用较多的有Garden分型、按解剖部位分型、Pauwels分型等,它们概括起来分类依据是:
1.根据骨折的解剖部位进行分类;2.根据骨折线方向进行分类(Pauwels分型);3.根据骨折的移位程度进行分类(Garden分型)。
干预措施
1.西医治疗可以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法:
(1)骨牵引逐步复位;
(2)牵引床快速牵引复位;
(3)闭合复位空心钉加压内固定。具体如下:患者仰卧于骨科手术牵引床或者用双反牵引复位器复位。复位成功后3枚空心拉力螺钉微创植入固定或者动力髓螺钉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适用于守法复位失败、固定不可靠、青壮年的陈旧骨折不愈合的患者。
2.中医一般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
(1)内治法就是根据骨折愈合的过程分三期辨证治疗,再根据年龄、体质、损伤程度、损伤部位进行个性组方配药。一般规律是,骨折早期益破,中期益和,后期益补,这种分析治疗的方法,就是在治疗骨折的始终必须掌握治伤与扶正的关系。
(2)外治法是指骨折损伤后的局部用药,如敷、贴、洗、浸、润等。根据骨折三期辨证,一般初、中期以药膏、膏药毅贴,如活血止痛膏,后期则以药物熏洗和涂擦为主,如展筋丹等。
(玉田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