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口腔(包括喉部)、或肺、)引起一系列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GERD是多因素多机制引发的伴有典型反酸、烧心、胸痛等食管症状,以及咳嗽、哮喘、咽炎等食管外症状的一组症候群。根据内镜下食管黏膜的损伤表现,GERD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和Barret食管(Barretesophagus,BE)3种类型。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40-6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男性患者显着多于女性。调查显示其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4:1。肥胖是反流性食管炎主要症状发生的中度危险因素。超重是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体质量增加与该病症状显著相关,体质量增加越多,越易出现反流、烧心等症状。经常吸烟、饮酒与胃食管反流病也显著相关,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
胃食管反流病是高发慢性病,但在我国,近亿患者中有超过7成的人正忍受着疾病的严重侵扰,其中竟有过半对此病一无所知。我们对胃食管反流病如此的陌生是因为大家对其食管外症状及其严重性并不了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饮食改变、运动缺乏、心理压力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在全球呈高发趋势。有研究表明,北美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为18.1%~27.8%,欧洲为8.8%~25.9%,东亚为 2.5% ~7.8%,中东为 8.7%~33.1%,澳大利亚为11.6%,南美为23.0%,而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患病率高达3.7%~10.19%。
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这么高,它对人们有什么危害呢?主要有以下几点症状和表现:(以下几点按最常见到少见排序)
1.呕血和(或)黑粪是炎症严重和并发食管溃疡后可能发生的情况。
2. 食管狭窄炎症,愈合,再发炎症,再愈合,这样反复发生,将导致瘢痕形成和食管狭窄的产生,出现吞咽困难甚至不能进食。
3.Barrett食管形成 这种并发症是由于食管上皮细胞发生了转变,变成了胃黏膜特征的柱状上皮,从而容易发生溃疡而疼痛、出血等。更大的潜在危害是癌变的可能性增加。
胃食管反流病可能会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面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危害我们应该采取什么预防策略呢?
第一饮食调整:饮食中的脂肪、咖啡因、辛辣食物、碳酸饮料、酒精和巧克力都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诱因。这些食物和饮料会增加胃酸的分泌,加剧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因此,在饮食中要尽量避免食用油炸和高脂肪食物、浓咖啡、辣椒、辣椒酱、碳酸饮料、含气泡的饮料、酒精饮料和巧克力。
第二少食多餐:多食用小份量的餐食,少量、频繁的餐食有助于减少胃酸的产生和胃内容物的逆流。避免暴饮暴食和过饱,可调整为每天5-6餐,每餐量适中,以免引起胃内压力增加,胃排空延缓导致反流。
第三餐后易导致食物反流,白天进餐后不宜立即卧床,避免睡前进食,尽量在就寝前两个小时避免进食,避免胃内物质向上移动。睡时应抬高床头15~20cm以减少食物反流。均匀的饮食进食,咀嚼食物充分,细嚼慢咽,避免大口大口吃。细嚼慢咽也是养成的良好饮食习惯之一。细嚼慢咽有助于减少食物残留在食管中的时间,减少食管内压力,降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要将食物咀嚼至合适的大小和质地,慢慢咽下。同时,避免用力抽烟或吸气。
第四维持适当体重,过度肥胖会增加胃食管反流的风险,适当控制体重可以减轻症状。
第五生活中避免用力排便、弯腰、头低、腰带过紧等使腹压增高的动作。避免穿紧身衣服,穿宽松舒适的衣服,不要束缚腹部。
第六勿使用过量或长期使用非处方药物,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钙通道阻滞剂等)可能导致胃食管反流病。
第七在恐惧、愤怒、焦虑、抑郁和绝望时会使胃酸分泌增加,故生活中应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第八对于个别患者来说,建立饮食日志也是很有帮助的。通过记录饮食和症状的关联,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的特殊敏感食物,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第九及时就诊,按医嘱服药。
总之,采取怎样的预防策略在胃食管反流病的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避免或减少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保持饮食平衡,规律进餐,细嚼慢咽,控制饮食时间,建立饮食日志,都对减轻胃食管反流症状有益。然而,每个的情人况都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定个人饮食计划时,务必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