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血压忽高忽低怎么办
2023-12-01 00:06:18
作者:熊海亮
作者单位:唐山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三科

  小张是一位公司职员,在体检时,他的血压十分不稳定,会忽高忽低。他不知道自己身体是否出现了一些严重的疾病,因此忙到医院问诊。医生结合他的实际生活情况以及体检报告,给予了他一些日常生活的建议。他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后,血压果然变得平稳了不少。那么究竟什么情况会导致血压忽高忽低呢?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又应当怎样调整呢?这篇小科普文将会给大家答案。

  血压忽高忽低的原因

  导致血压忽高忽低的原因有很多种,大多数医护人员都会从如下几个层面来进行思考。

  1.交感神经过于兴奋:由于现代社会的竞争较为激烈,年轻群体的生存压力过大,因此很容易出现过于劳累,精神紧张等生理或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些年轻人日常生活习惯不好,经常抽烟饮酒,经常性的熬夜,这也会导致年轻群体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度持续性升高方面的问题,这会让自身的血压出现忽高忽低方面的症状。只要交感神经兴奋性持续性下降,那么血压就会回到正常值。

  2.食用多盐食品:有些患者在日常饮食摄入的过程中,喜欢一些含盐度较高的食品,这类食品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水钠潴留的现象,因此患者体内多余出来的水分就会进入到有效循环血容量当中去,这会让患者在短时间内血压升高。如果患者的吃盐量得到了控制,那么其血压就会持续性下降,这是导致血压忽高忽低问题出现的又一原因。

  3.其他方面原因:如果患者已经患有高血压病症,但并未按照医护人员的叮嘱按时服药,那么患者也容易出现血压忽高忽低的情况,这一点值得引起重视。当然,倘若患者有继发性高血压病症,比如肾动脉狭窄,那么患者需要通过肾脏动脉支架来进行治疗,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是很容易出现血压忽高忽低方面问题的。

  血压忽高忽低怎么办?

  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血压忽高忽低的病症,那么医护人员就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一定的建议或给予患者专业的治疗。具体建议或治疗方法如下。

  1.对患病诱因进行控制:如果患者是由于精神压力过大而导致血压出现变化的,那么医护人员就需要引导患者放松身心,让患者学会自我调节心理情绪,正确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如果患者存在熬夜,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那么医护人员就需要为患者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日常作息时间安排,并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让患者戒烟戒酒,并帮助患者控制饮食。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医护人员需要督促患者避免出现中暑,脱水等不良身体状况,如果患者喜欢食用含盐量过高的食品,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制定更加健康的食谱,帮助患者进行更高品质的食物摄入。如果患者本身存在高血压病症,那么医护人员需要督促患者定时、定量进行降压药物的服用,这是帮助患者合理控制血压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2.引导患者规范化服药:高血压药物的服用时间是有讲究的,在空腹时进行药物服用的效果最好,因为只有如此药物达峰时间才会与风止血压时间相一致,还能够让患者的血压得到更为有效的控制。除此之外,不同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次数是有所差别的,医护人员需要让患者严格遵照服药规定,进行规律地服药。通常情况下,在服药一到两周之后,患者就能够明显感觉到血压得到了合理控制,在服药二到四周之后,血药浓度就会变得更加稳定。医护人员需要让患者尽可能服用长期降压药,只有如此才能够让血压变化变得更加规律。

  3.合理控制继发性高血压:如果患者出现了继发性高血压的情况,那么医护人员需要及时排查病因,并给予更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否则患者很容易由于血压不稳定出现心脑血管等方面的病症,这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总而言之,患者出现血压忽高忽低情况通常是有一定原因的,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原因的排查,并按照医生的嘱托和建议来进行血压控制,只有如此才能让自身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才能够让日常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