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泻是我国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也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多数系病毒感染和消化不良所致,细菌感染导致腹泻只占少数,感染性的腹泻也不一定都是细菌引起的,主要是病毒,其次是细菌,寄生虫和真菌相对少见。在临床上可根据儿童患者腹泻的病程长短可以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大类。
急性腹泻:①轻型:常由饮食及肠道外感染引起。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缺乏,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甚至有些酸味。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大多在数日内可痊愈。②重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发病较急,还有比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还会出现食欲低下、腹泻频繁(大便每日十余次)、发热、烦躁、昏迷及休克等。慢性腹泻:病因较为复杂,感染、营养物质过敏酶缺陷、免疫缺陷、药物因素、先天性畸形等均可引起。主要表现为病情反复,久治不愈,大便次数和性质不规律,严重时出现脱水。
生活中如何预防儿童腹泻
预防儿童腹泻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饮食的调节,家长们需要注意孩子不能够过饱,食物不能过杂,另外不清洁的食物避免摄入。积极防治营养不良,对于生理性腹泻的婴儿避免不适当的药物治疗,同时注意避免由于婴儿便次多而怀疑其消化能力没有按时添加辅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室内及时通风,注意乳品的保存及奶具、食具、便器、及玩具等定期消毒。
2、预防感染性腹泻:秋冬季节提前接种疫苗,疫苗是目前理想有效的预防手段。
3、合理喂养,生活规律:积极提倡母乳喂养,少吃油腻食物,及时添加辅食。
4、适时断奶,按顺序添加辅食:流质→半流质→软食→固体食物等,逐步增加。人工喂养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代乳品。
5、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不得已用到广谱抗生素时,应加用微生态制剂,防止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