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血病的分类
1.急性白血病
(1)急性骨髓系白血病。这个类型的白血病一般发病快,是由于骨髓性白细胞异常增殖引起的血癌。主要特点表现在骨髓中的细胞异常增殖,影响正常细胞的生长。临床表现为发病速度快,出现骨痛、贫血、发热、疲劳以及肝脾增大等方面的现象。成年人的发病率比较高。
(2)急性非骨髓系白血病。该类型白血病对造血系统的影响作用大,造成的伤害程度也更大。是骨髓性白细胞异常增殖导致的血癌,骨髓异常细胞的大量、快速增殖导致正常细胞受到限制。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发热,身体困乏无力。并伴有心悸、气短以及关节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少量的皮肤出血点。同时会伴随淋巴结肿大。该病症可能会造成肺部感染电解质失衡、肠功能衰竭等方面的问题。
2.慢性白血病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该类型白血病会影响正常造血。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乏力、脾肿大以及体重降低等问题。高发人群为中老年人,儿童患病率比较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占白血病总体患病的15%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提升。
(2)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该类型白血病是一种慢性髓系白血病,发病率较低,发病群体集中在老年人群体,同时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临床表现为感染、发热、出血、疲乏、盗汗等。大部分患者会伴随肝脾肿大。
(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淋巴组织的克隆性疾病,发病群体以50岁老年人为主。病情发病缓慢,早期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症状。晚期会出现贫血、感染。
二、白血病的应对方法
1.骨髓移植法。骨髓移植是当前白血病治疗中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该治疗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必须要患者病情稳定,同时要有相匹配的骨髓才能开展手术。同时治疗费用昂贵,而且后期容易出现排异反应,因此需要综合考量。
2.化疗治疗法。可以采用联合诱导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通过DA(3+7)的治疗方式进行化疗。如果通过诱导治疗有明显的效果,病情有所缓解,在后续的治疗中可以通过预后分层的方式进行治疗,通过后续预后的巩固,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如果预后效果不好,还可以采用干细胞移植的方式进行治疗。后期的巩固治疗方案中,不需要采用维持治疗的方式,如果症状改善,可以及时停药观察,并做好定期随诊。
3.中药治疗方法。白血病可以尝试采用中药治疗的方式,达到益气养阴以及清热解毒的效果。常用的白血病治疗中成药物中包括茯苓、白术、旱莲草、天冬、女贞子等药物。将诸多中药材通过加水煎服后服用,可以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4.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良的心态会对身体的免疫力造成影响,导致身体内分泌失调。因此患病后需要保持患者良好的情绪和心态,保证良好的预后效果。
5.保持积极的生活规律。为了保证白血病的治疗效果,要保持积极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作息时间。在身体尚未恢复阶段,不能过多活动和运动,保证身体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病情加重。
6.合理控制饮食。患者的日常饮食必须要保证卫生性和健康性,尽可能减少对辛辣食物以及生冷油腻食物的摄入。多食用蔬菜、水果。
7.日常避免感染。白血病患者体内的白细胞受到白血病细胞侵蚀,白细胞的数量减少,质量降低。一旦引发感染,自身免疫力不足,容易引发更严重的疾病。
白血病根据发病原因和发病情况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白血病对身体的影响作用和危害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并做好心态和饮食习惯的调整,做好日常卫生和身体管理,避免出现感染,导致疾病复发或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