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什么是腹股沟疝,得了该怎么办
2023-12-08 14:58:01
作者:王佳欢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
腹股沟区是位于人体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而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包块,也俗称“疝气”。临床中将腹股沟疝分为两种,为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且该疾病的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

一、腹股沟疝的发病机制

(一)解剖结构和组织薄弱性

腹股沟区域是腹部肌肉和腹膜的相交处,包括腹直肌、腹横肌、腹内、外斜肌等多个层次。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结构相互支撑,保持腹股沟区域的稳定性。然而,由于解剖结构的特殊性,该区域容易发生薄弱点,特别是在腹横肌与腹内、外斜肌之间的腹股沟环区域。

(二)组织薄弱性与机械压力的影响

腹股沟区域的组织薄弱性使其更容易受到机械压力的影响,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频繁举重、慢性咳嗽等活动会增加腹内压,导致腹股沟区域的组织受力,而这种机械压力可能是腹股沟疝形成的触发因素之一。

(三)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腹股沟疝的发病机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表明,有家族史的个体更容易患上腹股沟疝。

(四)炎症作用

慢性炎症可能导致组织的变性和损伤,使腹股沟区域的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其稳定性,特别是在腹股沟区域存在潜在疝囊的情况下,炎症可能促使疝囊穿过薄弱点,形成腹股沟疝。

二、腹股沟疝的临床症状

(一)疼痛

腹股沟区域疼痛,患者常感到在腹股沟或腹部下部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尤其在用力、咳嗽或站立时疼痛可能加剧。

(二)突出物

可触及的突出物,在用力、咳嗽或站立时,患者可能感到或触及到腹股沟区域的突出物,通常是软而可压缩的,而且在卧位时缩小或消失。

(三)消化道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经历与腹股沟疝相关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四)疝扭转和疝嵌顿

发生疝扭转或疝嵌顿时,患者可能经历急剧而持续的腹痛,伴有呕吐和腹肿。

三、临床诊断标准

(一)临床检查

医生通过仔细的触诊,可以在腹股沟区域感觉到可压缩的突出物,并检查其大小、形状等。

(二)影像学检查

超声是一种常用于诊断腹股沟疝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疝囊的大小和位置。并且,在某些情况下,CT扫描和MRI也可用于更全面评估腹股沟区域的解剖结构和识别疝囊。

(三)咳嗽试验

医生会指导患者通过咳嗽来模拟平时可能引起腹股沟疝症状的情况,有助于明确突出物的存在。

四、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

(一)手术治疗,可分为开腹修补以及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前者通过开腹手术,将腹股沟区域的疝囊置回原位,然后加强腹壁组织,通常使用生物等材料进行修补;腹腔镜手术,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修补,创伤较小,恢复期相对较短。

(二)非手术治疗

对于小型、无症状或老年患者,可采用观察和监测的方式,定期随访,确保没有进一步恶化,并告知患者减少重体力劳动,避免用力,降低腹内压力。

(三)物理疗法

使用专用的腹带或疝囊支撑装置,通过外部支撑减轻疝囊的压力,缓解症状,同时还可利用局部按摩和运动疗法,加强腹肌,提高腹壁稳定性。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调整,以减少腹股沟区域的压力和保护腹壁的稳定性,降低腹股沟疝的发生,如果从事重体力工作,应注意正确的体位和动作,避免过度用力,并且适当的加强腹部肌肉的锻炼可以提高腹壁的稳定性,降低腹股沟疝的发生风险。另外,便秘增加了排便时腹内压的波动,可能对腹股沟区域产生额外的压力,所以日常应保持高纤维饮食、足够的水分摄入以及规律的排便习惯有助于预防便秘。

综合而言,腹股沟疝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及时的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另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合作,与医生保持沟通,及时反馈症状,以便调整治疗计划。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