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糖尿病患者居家护理的注意事项
2023-07-21 15:59:05
作者:李晓艳
作者单位:简阳市人民医院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内科疾病,据我国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存在糖尿病患者达到1.4亿人群以上,占据全球糖尿病首位。糖尿病属于一种发展性疾病,多数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是胰岛素代谢出现障碍引发机体出现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性疾病。主要以高血压为主要特征。临床会出现多食、多饮、多尿及体重下降等明显症状,也将其称作为“三多一少”。如病情持续发展会导致心脏、肾脏、脑部等多个重要器官出现病变。针对糖尿病我们接下来聊聊居家护理注意事项。

一、饮食要适量

多数糖尿病患者认为食物只要不甜都可食用,只要控制糖分较大的食物即可。但实际上糖尿病患者食物既不能摄入太多也不能进食太少,更不能营养不均衡。因此,糖友饮食要格外注意种类及摄入量,尽量定时、定量进食,确保身体所需营养物质达到均衡。合理控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比例。食物要以蔬菜、水果、主食、奶类、蛋类、瘦肉类为主,以确保营养的均衡。居家期间尽量选择烹饪方便的食物,如西蓝花、玉米、胡萝卜、豆角、土豆等;也可选择储存时间较长的水果,如柑橘、苹果、梨等;可选择对血糖影响较小的包装类食品,如全麦面包、乳制品、燕麦片等。如患者糖尿病合并肾病或高血压时,合理控制钠盐摄入量;建议患者戒烟戒酒,可预防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癌症等相关疾病,也可避免糖尿病引发其他并发症。

二、运动要适量

运动要根据自身耐受力及体力合理制定,如糖尿病病情较为严重时,尽量做一些基础的肌肉伸缩、拉伸、拉长活动即可;如中度糖尿病患者尽量选择中等强度运动项目,如太极拳、乒乓球、散步、羽毛球、骑车等;如身体只是出现轻微糖尿病症状,可进行高强度运动,如足球、健身操、篮球等。运动项目根据自身体质及个人爱好合理选择。运动时间尽量保持每周运动5天以上,每次坚持30分钟,每周锻炼时间不能少于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情况特殊可采取短时间的运动并累积次数,一天总量达到30分钟即可。建议运动前后都要测量血糖,防止低血糖出现。

三、血糖检测

监测血糖方式包括持续葡萄糖监测、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指导血糖。在家便可以对血糖进行监测,并且操作较为简单。建议患者监测空腹血糖、饮食后2小时内血糖,每周对血糖监测2-3天,如控糖效果较差可适当增加监测次数。血糖监测后详细记录,方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持续葡萄糖检测主要佩戴相关监测血糖设备,对血糖的信息及变化程度全面掌握,也可减少扎手指的疼痛,对低血糖也可起到预防作用,但成本相对较高。

四、药物护理

糖尿病常见药物包括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药物等,药物种类相对繁杂且注意事项较多,一种药物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群,只有根据自己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才是关键。要谨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合理调整药物的剂量。胰岛素是人体降低血糖的一种激素,可促进糖原的合成,使用胰岛素根据医生指导定时、定量注射,不能随意增减剂量。

五、规律作息心态愉悦

建议糖尿病患者从事较为轻松的工作,做到不熬夜、不从事过度劳作工作、作息时间规律、保持良好睡眠习惯。作息规律可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内分泌紊乱失调现象。建议广大糖友正确认识糖尿病,端正自己的心态,对疾病提起足够重视,不要因过度担心增加心理负担,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六、低血糖的应对措施

如糖尿病患者出现出汗、疲劳、头痛、饥饿、发抖等症状时,尽量保持冷静,快速进食一些含糖分的食物提高血糖水平,并在15分钟后对血糖进行监测,如果血糖值依然较低,建议立即就医。

七、小结

总之,糖尿病患者居家从饮食、运动、监测血糖等多方面入手,才能提高控糖效果。如出现意识障碍、心慌、出汗、恶心、呕吐等多种严重症状时,及时送到医院就诊。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