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护理
截肢手术后,伤口需要定期更换敷料,并应用纱布等材料压迫止血,以免出现感染或者导致继续出血情况发生。同时,手术后还会伴随着剧痛,对此可以应用药物镇痛、物理疗法、放松技巧等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感。
体位护理
术后24-48小时应当将患肢抬高,预防出现肿胀。对于下肢截肢的患者,应当每3-4小时俯卧20-30分钟,并且将残肢用枕头支托,向下压迫。仰卧时,不能把患肢抬高,以免导致膝关节出现屈曲挛缩的情况。另外,为了防止残肢畸形,静止状态下,膝下截肢的膝关节应当保持伸直位,膝上截肢的髋关节应当保持伸直位,且不能外展,以防止髋关节屈曲外展畸形,肘下截肢的肘关节应保持在45屈曲位。
康复功能锻炼
术后将患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以免出现血肿。对残端进行均匀压迫,促进软组织收缩,也可以按摩拍打,利用残端蹬踩,由软物向硬物过度,并逐渐增加负重,增强韧性与肌肉力量,以促进心血管形成。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帮助患者开展髋关节屈、伸、外展、内收等训练,要注意活动时动作保持轻柔、缓慢。等到病情稳定后,要及早进行残肢功能锻炼,鼓励患者勤翻身,每天俯卧2次以上,每次锻炼30分钟以上。在开始康复训练时,要耐心指导患者,有些患者由于幻觉感会拒绝康复训练,但仍要鼓励患者积极锻炼,术后4周患肢幻觉可消失。
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由于截肢影响,会产生焦虑、恐惧心理,神经变得敏感,害怕与人交往,容易产生无助感。对此,应当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以亲切的态度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帮助其纠正错误观念。尤其是对于有自杀念头的患者来说,更要加强巡视,并多与患者交流谈心。等到患者情绪稳定后,可为其提供康复病例,让患者看到功能恢复的希望,树立生活的信心与勇气。此外,要多与患者家属交流,嘱咐其多关心患者,并积极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保持融洽的家庭关系,以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怀,从而树立治疗信心。
安装义肢护理
对于安装义肢的患者来说,要训练其进行义肢穿脱,不同部位及不同类型的义肢也有不同的基本操作要求。上肢义肢强调假手在各个部位进行开闭动作,下肢义肢训练强调对倾倒步态、画圈步态、外层步态等异常的矫正。指导患者进行站立位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可先在平衡杠内进行,然后逐步地应用辅助器进行训练,通过双拐、单拐、双手杖、单杖步行训练,最终脱离拐杖。
总之,对于截肢患者来说,其由于疾病影响,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进而影响到术后康复。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术后康复护理,从多个角度来帮助患者改善治疗心态,促进其伤口恢复,加强功能锻炼,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截肢给其造成的影响,帮助其树立生活的信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