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得了冠心病怎么办?
2023-10-31 10:25:19
作者:安慧
作者单位:翼城县人民医院

  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十分明显,大多数在疾病发作时会表现为心绞痛,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心悸或者胸痛等,小部分患者可能不会有明显症状。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患有冠心病,但很多患者对于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并不了解,笔者在下文中主要讨论冠心病相关知识。

  冠心病的易患人群

  目前临床上认为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年龄与性别:相关研究结果表明,45岁以上的男性以及年龄55岁以上的女性,相对于年轻人群更容易患上冠心病;(2)有冠心病、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直系亲属当中存在65岁之前因冠心病猝死的患者,那么患有冠心病的概率也随之增加;(3)血脂异常的人群,比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或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这些都是冠心病易患群体;(4)有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的患者,以及肥胖、少动、脑力劳动者,患有冠心病的风险相对于其他人更大。

  冠心病的症状

  冠心病的症状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及指数密切相关,冠心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肌梗塞、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是猝死。冠心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胸骨后憋闷、疼痛、烧灼感,并且多数会放射至咽部、肩背部、左上肢,同时伴随出冷汗、面色苍白以及呼吸困难等。

  冠心病患者日常该怎么做?

  首先,冠心病患者在饮食上需要加强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日常饮食中还应该尽量减少饮用浓茶、浓咖啡等情况,建议以白开水为主。饮食中可以多选择枸杞、小米、牡蛎、牛肉以及鲜贝等,因为这些食物富含人体所需的矿元素以及微量元素,能提升人体的免疫力,从而有利于疾病的稳定控制。

  其次,在日常作息习惯方面,冠心病患者每日要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从而让身体的代谢水平保持稳定。机体可以通过良好的代谢方式,不断提升自身免疫力,让病情得以控制,并往好的方向发展。另外患者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要适量运动或劳动,避免过度劳累、久坐、久站等。日常运动方面可以选择:步行、打羽毛球以及游泳等活动,适度的运动可以提升身体的耐力及免疫力,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最后,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大喜大悲,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稳定控制。

  冠心病发作时该如何急救?

  一旦患者出现了心绞痛(如胸闷、胸痛等)的症状,要立即保持休息,或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等药物,一般患者心绞痛的症状可以在数分钟内得以缓解,若胸闷、胸痛等症状持续30分钟以上,或持续不缓解,需立即至当地医院的胸痛中心就诊。

  冠心病有哪些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是冠心病病情控制的基础。一是抗血小板治疗,主要是抗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的形成,常用药物为阿司匹林,除非有禁忌症,否则所有患者均应西航企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可考虑使用吲哚部芬。P2Y12受体拮抗剂,除非有禁忌症,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建议在阿司匹林基础上联合应用该药物,并至少维持使用12个月,常用药物为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具有副作用小,作用快的特点。二是抗心肌缺血药物,主要用于减少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缓解心肌缺血。常用药物为硝酸酯类药物(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β受体拮抗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艾司洛儿)、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地尔硫卓)等。

  冠心病的手术治疗包括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主要是为了冠脉血运重建。PCI是指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CABG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搭桥手术。

  总之,冠心病患者要做好防治工作,降低疾病发作的概率,就要从基础的日常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入手,控制体重,维持血压、血糖、血脂达标。另外在疾病发作后,要做好科学的急救,第一时间稳定病情,之后再接受相应的治疗,从而保障生命的安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