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分析通常是指血常规检查,通过采集血液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进行检测分析,对数值、基本参数进行分析,判断人体是否存在疾病,血细胞分析一般会作为多种疾病的辅助检查,包括常见的病毒感染、炎症、贫血、血液系统疾病等,确诊需要配合其他检查才能进一步诊断。
血细胞具有价格实惠、检测速度快、精准度高等优点。通常而言,患者进行血细胞分析花费上在20-35元不等,结果当天就可以取走,并且反映的指标较多,能够辅助医生对病情的初步判断,从而为下一步诊断、治疗打下基础。
血细胞分析的作用
血细胞分析主要有几项重要的项目,包括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等。
(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该数值常见的情况为含量减少,可能存在贫血状况,主要是由于失血、便血等情况导致丢失过多、破坏过多、生成减少,此外可能有部分婴幼儿、孕妇中晚期也会出现百分之十左右的生理性减少,这都属于正常范围内;若含量出现增加的状况,在临床上被称为红细胞增多症,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高原地区居民的代偿性增多,也可能是骨髓增殖性疾病导致的真性增多,则需要到血液内科进行进一步诊断。
(二)白细胞计数。白细胞是循环血液中五种细胞的总称,即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而白细胞计数则是测定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总数,高于参考范围上限则为白细胞增多,增多主要常见于急性感染、组织损伤等,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数量的影响;低于参考范围下限则为减少,减少主要是受疟疾、伤寒、再生障碍性贫血、使用某些抗癌药物等。
(三)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能够起到止血的作用,维护血管的完整性,因此血小板计数变化异常时需要格外留意。增高主要见于急性大出血、溶血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肿瘤的早期等;血小板计数降低多见于脾功能亢进、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等。
血细胞分析应当注意的事项
血细胞分析检查是三大常规检查之一,也是临床实验室常用的检测项目,其检测的指标较多,受影响因素也会随之增加,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检测前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食用重油重盐的食物,减少血液呈现乳糜状态,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控制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易过于激动或者紧张,否则可能会引起白细胞计数的增高。
(二)检测时应当避免受冷受热,采血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不要过度紧张,保持放松的情绪,当然对于晕血、晕针的情况应当注意,可以在朋友、家属的陪同下进行,避免造成晕厥、身体乏力等不良后果,另外医务人员需要注意绑扎止血带时,时间不易过长,抗凝剂使用时应当充分混匀,确保细胞得到充分展开,进而保证检验的结果能够更加准确有效。
(三)检测后应当对扎针部位进行局部按压3至5分钟,按压过程中切记不要进行揉搓,避免造成皮下血肿。对于不同人群的凝血时间可能有所差异,因此在按压时不要因皮肤表面看上去没有出血就停止压迫,按压时间可以适当的长一些,确保彻底的止血,减少淤青的可能性。抽血后若存在头晕、眼花等症状时,应当尽快选择安全的地方以平卧的方式躺下,适当饮用糖水,以缓解身体不适的症状。另外可能部分人群抽血部位出现局部的淤血,不必恐慌,可以选择在24小时后用温热的毛巾进行湿敷,从而促进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