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CT和磁共振检查有什么不同
2023-12-22 11:04:21
作者:刘云丹
作者单位:枣强县人民医院
CT和磁共振检查都是现代比较先进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人们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往往因为病情复杂,很多时候医生需借助CT或磁共振等各种检查来帮助判断疾病性质,但大多数患者搞不清楚这两种检查方法,不清楚这两个检查有什么用途,又有什么区别,下面我们分几点详细说一下CT和磁共振检查有什么不同。

1.成像原理:

CT检查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一定厚度的层面作断面扫描,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再转变为电信号,经转换器输入计算机,后根据人体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与透过率不同而处理成像。

而磁共振检查是利用脉冲磁场成像,它主要是利用较强的外部磁场与人体当中的氢原子核,在特定射频脉冲作用时产生的磁共振现象,最终通过专业设备成像。

2.检查速度:

两者比较,CT的检查时间相对较短,普通CT一般不超过5分钟,包括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其具体的扫描时间一般只需几秒钟即可;增强CT因为需要注射显影剂,需要准备的时间相对长一些,总时长大概在15分钟左右。

核磁共振的检查时间较长,通常磁共振平扫大多需要15~30分钟的时间完成,因为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检查部位不同,检查时间以实际情况为准;磁共振增强检查时间较平扫检查时间长约10分钟,多个部位检查时间也可有所延长。

3.分辨率:

CT检查对如软组织及空间分辨率相对相对较低,可能无法清晰显示软组织病变,但可清晰显示骨骼、钙化等结构;而磁共振检查对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可以更好的显示软组织病变。

4.适应症:

CT检查应用很普遍,几乎可以用于全身各个部位,如头颅损伤、脑出血、脑梗塞等神经系统病变,及肺部病变、骨骼肌肉疾病等,CT检查也常用于筛查和监测癌症、心脏病、肺部等,以及引导穿刺活检和治疗。

磁共振检查主要适用于软组织病变,对于颅内动脉瘤、脑肿瘤、脑卒中、脊髓损伤等诊断价值较高。此外,对心血管系统的心脏病、主动脉瘤、动脉夹层血管病,以及肝脏、肾脏、脾脏、胰腺、子宫、输卵管、前列腺、睾丸的病变,磁共振检查也能清晰显示。

5.辐射:

CT检查对人体有一定的辐射性,而磁共振检查对人体没有辐射性,因此不存在慎用人群,可以用于孕妇和儿童等人群,但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可能会对受检者听力有一定的影响。

6.对金属物品的要求:

两者对比来说,CT检查对金属物品要求相抵较低,患者可以携带一些非金属物品进入检查室。CT室虽然没有对金属物品进行特殊要求,但在进行检查时,金属物品可能会反射和散射X射线,金属物品的存在可能会对图像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CT检查时,要去除身上的金属物品,如衣物上的金属装饰、佩戴的金银首饰等。

而磁共振检查对金属物品要求较高,金属物品可能会在磁场中移动或产生热量,可能会对患者的安全和仪器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在磁共振检查前,患者必须要将身上的所有金属物品全部去除,包括衣物上的金属纽扣、拉链、饰品、及体内的金属植入物等,以避免干扰磁场和频脉冲,影响检查结果。

7.价格:

检查价格通常因多种因素而异,包括检查部位、范围、分辨率、使用的设备和技术等。不同的医院、不同的服务、不同的治疗方法等也会影响检查的价格。

一般来说,CT检查的费用相对较低,一般在150元~900元,临床上应用也很广泛,可以使用的医疗机构也更多。而磁共振检查的价格较高,检查费用在600元~2000元左右,且检查过程繁琐,能够应用的机构也较少。

磁共振检查和CT检查在医学影像学领域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都属于无创性的检查,也不会对受检者造成创伤或疼痛,提供三维图像,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的判断病情,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还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检查方式。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