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几个关键点对于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注意!
1.眼轴长度
眼球类似一个球状体,从角膜最前端到眼球最后端的长度称之为“眼轴长度”,一般眼轴过长是导致近视最常见的原因。
成年人的眼轴长度约为24mm,婴儿出生时约为17mm,3岁约为20mm,4岁到18岁约为20mm~24mm。随着青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眼球也会生长,眼轴长度增加,逐渐转变为正常视力的眼睛。但是眼轴若超过24mm,就会造成近视。一般情况下,眼轴长度每增加1mm,近视度数会增加300度左右。
2.远视储备
婴儿刚出生时正常情况下为远视眼,3岁时远视度数约为200-300度,6岁时减至约150度,这种远视被称为生理性远视储备。
远视储备对延缓近视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远视储备会随着青少年儿童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如果青少年儿童拥有更多的生理性远视储备,罹患近视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反之,当远视储备消耗殆尽时,很快也就会近视了。
3.角膜曲率
角膜曲率的正常范围为40D-46D。角膜曲率越大,代表角膜凸起的程度越大,孩子就更容易近视。
正常情况下,角膜曲率约在3岁便基本确定,大部分青少年儿童近视是眼轴过长导致的轴性近视。
若孩子角膜曲率低,则控轴压力更大,更要定期测量眼轴长度。若孩子眼轴过长,父母要提高警惕,及时干预控制眼轴继续增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大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在4h以上最好。
4.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儿童视觉发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来说,0-3岁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5岁以下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这个时期视觉系统具有明显的可塑性。在防控近视的方法中,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十分重要。
我们提倡在孩子的屈光发育档案中,应该包含眼轴数据,通过长期、规律记录眼轴变化,监控孩子个体屈光状态发展趋势。屈光发育档案应每6个月更新,至少应涵盖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和眼底情况等项目。这样可以及早发现孩子是否有近视风险,并给予科学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