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的概念
高脂血症是机体脂质代谢紊乱、脂肪转运异常引起的代谢性疾病,表现为血清中的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当人体脂质异常沉积于动脉内膜及细胞内外基质,可造成内膜增生、局限性斑块形成,坏死崩解后的斑块组织不断沉积,随着血管内壁脂质沉积的增多,斑块逐渐扩大,血管内皮进一步破坏,管壁增厚变硬,进而导致动脉管腔愈变狭窄,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故为血管中的沉默杀手!
高脂血症的预防
那么,面对这个沉默的“杀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做?
第一,调节饮食结构,未病先防,谨防“病从口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出现在餐桌上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各色美食让人垂涎三尺,稍不注意,就会导致脂肪、胆固醇、热量等摄入过多。我们严格遵循"三低一高"原则,即低摄入脂肪、胆固醇、热量,以高纤维饮食为主。日常饮食应当严格控制含脂食物的摄入量,减少动物性脂肪,如肥猪肉、黄油、肥牛等,多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核桃、芝麻、鱼类(如沙丁鱼、鲑鱼等);严格控制胆固醇的摄入,如动物内脏、鱼肝油、脑、蛋黄的摄入。饮食有度,调节能量摄入,多食用水果、蔬菜、全谷食物及粗粮等,以保证食物纤维与维生素的摄入。同时改善烹饪方式,少油烹饪,多采取蒸、煮烹饪。
第二,改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我们应保持良好心态,规律作息,减少熬夜;戒烟限酒,杜绝暴饮暴食。生命在于运动,根据自身情况参加体育锻炼,遵循适度原则,即动有节度,不能太过,对于年轻群体、肥胖群体则推荐游泳、快走、跑步、爬山、骑行、打球等有氧运动,推荐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为宜;对于年长者,则更适合于中医传统运动养生功法,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动静结合、调息养神,推荐每周进行3~5次为宜。
第三,定期体检。正是因为血脂升高是个缓慢、隐匿的过程,早期难以被发现及重视,直到发生了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这才引起恐慌并开始治疗,这也意味着早期错过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时机,对疾病的预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每年定期健康体检十分必要,尤其血脂检测,可以早期评估血脂情况,及时发现异常。那么,当体检发现血脂异常,我们应当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根据血脂异常程度,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及时干预异常脂质侵入血管内膜,则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则越少,心脑血管的发病率也随之降低。
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
当然,目前仍有许多人存在这样的误区:目前我没有不舒服,无需吃药!这是一个错误观念,应及时摒弃。许多研究分析表明,对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越低越好。对于已经明确高脂血症的患者,除了采取以上措施,规范的药物治疗必不可少,尤其是合并众多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降血脂主要手段,如他汀类药物、贝特类、烟酸类药物,建议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规律服药,同时定期复查肝功能、心肌酶等,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应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辨证论治,中西结合,效果卓著!
总之,高脂血症是一种慢性疾病,是可防、可控的,面对高脂血症这个沉默的“杀手”,我们保持乐观心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秉承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原则,采取科学的治疗手段,防患于未然,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