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又称核磁共振、核磁、MRI,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其主要利用较强的外部磁场与人体当中的氢原子核,在特定射频脉冲作用时产生的磁共振现象,最终通过专业设备成像的一种检查方式。磁共振成像既不靠外界的辐射、吸收与反射,也不靠放射性物质在体内的辐射,而是利用外磁场和物体的相互作用来成像,高能磁场对人体无害。所以,核磁共振MRI是无辐射,非常安全的。
2.MRI检查不能动?
MRI检查就像照相一样,照相的时候如果镜头中的人动了或者照相的人手抖了,照出来的照片会发虚,我们可以把磁共振检查想象成一台大相机,这台精密的“相机”不会抖动,但“照一次相”(一个检查序列)要2到3分钟,有些特殊序列会达到6分钟,如果受检查的患者在扫描的时候动了的话,那扫描的图像就会模糊,影响疾病的诊断,这时候,检查医师会重扫整个序列,这意味着您的检查时间会相应延长2-6分钟。
3.MRI检查噪音有点大?
MR检查的时候会产生噪音,最高可达110分贝以上,相当于飞机螺旋桨的声音,即使是现在最新的所谓“静音磁共振”、“静音序列”,也接近50分贝,而人耳的舒适度上限是75分贝,因此,MR检查的噪音会引起人的不适。MRI噪音的主要来源是梯度场切换时,线圈在磁场中高频震荡产生的,从原理上讲,这种噪音是不可避免的,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一定会有解决的方法。目前,我们所做的只有配备耳塞、尽量缩短检查时间。
4.磁共振的具体优势
(1)磁共振对人体没有电离辐射,对机体没有不良影响。所以,孕妇(孕三个月以后)及胎儿接受磁共振检查也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2)高对比度成像。磁共振软组织对比度在所有医学影像技术中最高,高场强磁共振的图像非常清晰,可以显示组织内的细小血管和神经。
(3)磁共振设备具有任意方向成像的能力,可以获得轴位、矢状位、冠状位不同角度的断面图像,而不会被其它组织或部位遮挡,不用让被检者来回变换位置。
(4)磁共振无骨伪影干扰,使得后颅窝病变清除显示,比如头颅CT出现的条状伪影,磁共振不会出现此类骨伪影。
(5)磁共振可以进行功能、组织化学、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以往的影像检查一般只提供单一的解剖学资料,没有组织特征及功能信息,功能磁共振使得影像诊断达到分子生物和组织学的水平。
5.磁共振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1)由于磁共振检查必须是人体进入磁场内,所以患者身上带有能影响磁场改变的含铁、含磁金属物品要尽量去除。例如:硬币、可移动的假牙、钥匙、手机、手表、各类磁卡、打火机、男女含磁内衣、金属文胸、助听器、24小时心电监护、胰岛素泵等。
(2)腹部检查时,须检查前禁食4-6小时。检查前需在医生指导下练习呼吸及屏气。
(3)由于磁共振检查时间相对较长,每个部位至少10分钟以上,所以检查时患者一定要放松,平静呼吸、避免身体各部位移动,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检查,获得高质量诊断图像。
6.磁共振的临床应用
磁共振检查——为多参数成像,高对比成像,软组织分辨力更强,可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对头部、脊髓、肝脏、胆囊、胆管、胰腺、脾脏、肾脏、膀胱、前列腺、子宫、卵巢、骨关节及韧带等部位病变的显示较CT更具有优势。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下影像科MRI就诊流程。登记窗口预约登记→医师了解患者有无禁忌症→无禁忌症则前往更衣室去除金属物品,贵重物品存至储物柜→进入检查室前技师再次检查患者身上是否有金属物品→进入检查室开始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