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手机依赖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2023-10-18 00:08:01
作者:程兰
作者单位:达州市民康医院 达州市精神卫生中心
在当今信息化高度发展的背景下,手机毫无疑问成为 人们必不可缺的生活工具,它具有交流便捷性、互动及时 性、快速获取信息性及信息庞大性等特点,但是手机的危 害性不容忽视,特别对青少年而言,本应是人生中积极获 取和学习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但却有可能沉溺于手机的 过度使用,从而影响其心身方面的诸多发展。研究显示, 全球青少年手机依赖(指过度使用手机从而对个体身心造 成不良后果的一种依赖行为)的流行率已高达 25.7% ,引 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青少年群体手机依赖者为什么会出现这么高的比例?
1.人格因素。黄海等人使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的 施测结果表明,与无手机依赖的学生相比,有手机依赖的 学生的神经质得分显著增高(P<0.05),我们都知道高神 经质人格特质的人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具有更强 的依赖性及逃避现实的倾向,因此,对于高神经质人格特 征的青少年来说,他们会更倾向于通过手机来寻求情感满 足和压力释放,所以出现手机依赖问题几率就会增加。另 外Bianchi等的研究发现,性格外向、高神经质与手机依赖 行为呈正相关,即外倾性性格的人更容易受到手机困扰, 高神经质的人更容易出现手机依赖。
2.年龄因素。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好奇 心比较强,容易被新事物所吸引,但是由于心理各方面还 不够成熟,所以对自身行为控制能力较差。一项来自韩国 1.06 万户智能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智能手机成瘾按 年龄 来 分,10- 19 岁 和 20-30 岁 分 别 占 比 为 18.4% 和 13.6%,由此可见,手机依赖主要集中在青少年。
3. 网络环境因素。对于青少年而言,手机在其建立人 际关系、发展自身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些不善交 际的学生往往不愿意在现实生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 容易被同龄群体所忽略。 由于网络具有便捷性和匿名性 的特点,能为这些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轻松的交流平台,因 此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途径发表自己 的观点。
4. 家庭环境因素:通常,我们有五种表达爱的方式,即 语言、礼物、服务、高品质时间和陪伴。父母性格不同,表达爱的方式也有所差异。但有时父母对孩子的爱往往缺 少一致性表达,经常转化为指责孩子、讨好孩子、打岔、超 理智等方式。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认为,父母和孩子在情 感表现和行为模式有着很大的相似。在家庭中,父母不懂 得如何向孩子表达一致性关爱,不和谐的表达方式造成孩 子情感满足的缺乏,形成了低自我价值感。在家庭中压抑 的情绪不断蓄积,极其容易在家庭外寻找精神寄托,为青 少年手机依赖埋下了隐患。
对于青少年手机依赖,我们应采取什么策略呢? 1. 完善家庭对青少年的一致性关爱
一致性表达在萨提亚治疗模式中尤其强调,父母要表 达对孩子的一致性关爱,需要首先提升自我价值感,父母 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进而才能顺其自然对孩子进行 一致性关爱。父母应把青少年摆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以 亲密朋友的身份与孩子进行交流,尊重孩子的成人感和独 立感,通过一致性表达,让孩子正确的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2.帮助孩子合理使用手机
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里面几乎 有孩子想要的游戏娱乐、社交、查询各种想获得的信息等功 能,因此要理解和接纳孩子对手机的喜爱,我们很高兴孩子 能找到一个放松的方法,而不是把手机当成禁物。作为家 长,要做的是正确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孩子的自我 约束能力,充实孩子的休闲时间,如与小伙伴玩耍、看手机、 户外运动、阅读等,与孩子协商每项活动的时间长度,以及 在哪个时间段做什么项目等,从而降低手机过度使用。
3.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为了青少年在手机使用过程中有一个相对纯净的网 络环境,相关部门可以与手机生产厂家和通信公司联合起 来,利用技术手段过滤掉手机中的垃圾短信、垃圾邮件和 不良网站,减少这些不良信息在手机使用过程中对青少年 的身心伤害,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安全绿色的网络空间,保 证其健康成长。此外,还可以通过媒体向青少年宣传手机 依赖的相关知识,让更多青少年认识到手机的两面性。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