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经常时常出现头痛,或者有很多人此时正在被头痛所困扰,从目前来看,头痛的症状有轻、有重,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有些人长期头痛,有些人反复发作。有些人由于不能够忍受头痛,经常进行检查,但是依旧被头痛所困扰,而有些人对于头痛则没有提高重视,最终耽误了诊断与治疗。为了帮助大家解开头痛的困扰,下面我们就从中医的角度对头痛进行浅要的分析。
中医对头痛的认识
从中医的角度通常将头痛称作“首风”、“脑风”。从病因病机的层面分析头痛现阶段主要分为外感头痛、内伤头痛。外感头痛通常是人们受到外来的风邪、寒邪、湿邪所引发的头痛;内伤头痛通常是由于人们自身的脏器、阴阳气血失调所产生的头痛,一旦患上头痛,那么可能会对患者自身的肝、脾、肾造成不小的影响。其中内伤头痛存在虚实,实证主要包含了瘀血阻滞头痛、痰浊阻滞头痛。而虚证头痛通常是由于患者自身的肝阳上亢、气血不足、肾虚进而产生的脑窍失养型头痛。
中医如何治疗头痛
从中医角度治疗头痛主要分内外虚实,外感所致属实,在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主要祛邪、活络,根据邪气本身的性质,对患者进行祛风、散寒、化湿、清热等。内伤基本上所致多虚,因此在给这类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进行补虚,可以对患者进行益气升清、滋阴养血、益肾填精,假设由于风阳上亢则治以熄风潜阳,因痰瘀阻络又当化痰活血。
分证论治
外感头痛
风寒证
症状:经常突然性地出现头痛,并且在头痛时背部也会感觉疼痛,怕冷、不会口渴、舌苔薄白,脉多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
方药:川芎茶调散。
风热证
症状:突然性地出现头痛,并且感觉头部发胀,并且伴随着发热,口渴、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多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芎芷石膏汤。
风湿证
症状:当头痛时,头部仿佛被布包裹,缠住一样疼痛不已,四肢沉重,胸闷气短,小便不顺畅,大便稀薄、不成形,舌苔白腻,脉浮细无力而软。
治法:祛风除湿。
方药:羌活胜湿汤。
内伤头痛
肝阳上亢证
症状:经常头部发胀、头晕,心焦,易发怒,面赤口苦,或者伴有耳鸣,夜间无法正常休息,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
肾阴亏虚证
症状:头痛时感觉头部空空的,并伴有耳鸣,腰腿酸软,男性患者会出现遗精,女性患者会出现带下,睡眠较少,经常健忘,舌红少苔,脉沉细无力。
治法:滋阴补肾
方药:大补元煎
气血虚证
症状:经常头痛、头晕,一旦劳累就会使病情加重,面部的皮肤看起来少光泽或无光泽,心悸不宁,身体时常会不自主的出汗,气短、怕风,四肢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治法:气血双补
方药:八珍汤
痰浊内阻证
症状:头痛又伴有头晕,胸部以及上腹部会感到饱胀感或者胸闷,呕恶痰涎,苔白腻,或舌胖大带有齿痕,脉滑或弦滑。
治法:健脾化痰,降逆止痛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
瘀血内停证
症状:头痛时间较长,不容易治愈,头痛时伴随着针刺感,夜间较为显著,或者患者的头部受到过外伤,舌头发紫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或细涩。
治法:活血通窍止痛
方药:通窍活血汤
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
让我们出现头痛的原因相对较多,从中医角度来看应该辩证论治,当头痛时不能够盲目地根据自身的经验滥用止痛药,应该要先弄清寒热虚实,然后随证进行加减治疗。在平时应该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规律,不要长期过度的劳累,让自身处于高压的状况,避免让自身呈亚健康。在运动的过程中要做好热身运动,多加注意,防止头部、颈部受到严重的损伤。此外,还应该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在饮食层面,多吃含有维生素、纤维素的新鲜水果、蔬菜,调整自身的饮食结构,多吃杂食、五谷粗粮,以及有助于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冰冷、刺激性的食物,不要酗酒、吸烟,吃煎烤类的食物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避免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