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白血病的骨髓移植知多少
2023-12-05 22:04:36
作者:徐莉
作者单位: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白血病细胞自我更新增强、增殖失控、凋亡受阻停滞于细胞发育不同阶段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生累积,可导致正常造血受抑制并浸润其他器官与组织,可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表现,经明确诊断需及时接受治疗及干预,骨髓移植是改善白血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举措。

白血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白血病根据白细胞分化成熟程度与自然病程可分为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的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早阶段,病情发展较迅速。慢性白血病病情发展较为缓慢,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晚阶段,以成熟幼稚细胞与成熟细胞较多,自然病程可达数年之久。目前,关于白血病病因尚未有明确定论,临床中较为认可的可从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遗传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如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机体后可潜伏在宿主细胞内,被某些理化因素激活表达后可发展为白血病,另外部分免疫功能异常人群白血病发病风险会有所增加。

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大面积及大剂量的电离辐射可降低骨髓抑制剂机体免疫力,继而引发DNA突变、重组,发展为白血病。故从事放射工作人员需加强这方面的防范。化学因素如多年接触苯以及含有苯的有机溶剂,导致染色体畸变,另有研究报道抗肿瘤药物中烷化剂也有致白血病作用。

白血病的治疗

白血病常见治疗方案包括化疗、诱导分化和促凋亡治疗,另外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也在不断发展当中,其中化疗是治疗白血病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手段,一般遵循从单一用药到联合用药、从普通剂量到强烈化疗的治疗原则,临床中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根据白血病不同阶段治疗方案也存在差异。临床中根据主要受累细胞系列将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将慢性白血病分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等,急性白血病首先需迅速、尽可能杀灭白血病细胞恢复机体正常造血功能,达到完全缓解,常用治疗方案为VDLP、VDP,缓解后进一步消除残留白血病细胞,预防复发并延长患者生存,常用治疗方案为大剂量甲氨蝶呤(1.5~3.0g/m2),静脉滴注甲氨蝶呤后24h以甲四氢叶酸钙(用量为甲氨蝶呤总量的15%)解救。

AML(非M3)治疗一般情况下也需要进行联合化疗,常用方案为DA(3+7),缓解后则根据预后分层安排继续强化巩固化疗,或接受干细胞移植。M3患者在靶向治疗及诱导凋亡治疗方案的应用下成为AML中预后中较好的类型,其中全反式维甲酸与砷剂联合治疗可在M3患者中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另外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应用或为白血病的治愈提供新的方向,如肿瘤疫苗、细胞信号通路调节剂及细胞治疗等方案在白血病治疗中的潜在价值尚待挖掘。但目前,骨髓移植是近年来提高白血病治疗效果的主要方案。白血病的骨髓移植相关知识骨髓在人体中承担着产生各种血细胞干细胞的功能,干细胞经分化可产生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等各种血细胞。

骨髓移植即将正常骨髓经由静脉输入患者体内从而取代病变骨髓,在白血病患者应用中可延长患者生存期甚至可达到根治的效果。骨髓移植成功率及治疗效果受移植前化疗情况、移植过程、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移植后化疗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白血病患者由于造血组织恶变产生异常白细胞,通过骨髓移植可将正常骨髓完全替代患者原有病骨髓,重建患者造血与免疫机能,白血病治愈率得以增加。

骨髓移植又包括自体骨髓移植、异体骨髓移植两类,其中自体骨髓移植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故临床中大多采用异体骨髓移植。同时,还需关注白血病患者移植后感染风险。骨髓移植可获得较好的生存率,其间移植物抗宿主病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故在白血病治疗中需加强对患者身体状态及治疗情况的关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