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缺血性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大脑血供不足引起的一类疾病。脑缺血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小脑病两种。缺血性脑血管病又称脑缺血性疾病,是一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总称。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指供应大脑的血管、血管壁病变或者血流动力学的障碍,造成脑部血液供应的障碍,造成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缺氧,而表现出脑组织坏死或者软化。造成短暂或者持久的局部或者弥漫性的损害,造成一系列神经功能损害的症状。缺血性脑病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也高。临床上缺血性脑病,多见的类型主要有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也包括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神经科最多见的疾病。
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表现
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包括头晕脑胀、头重脚轻、站立不稳、走路不稳;将一个物体看成两个,造成视物双影;口语表达存在障碍,可表现为语量少、讲话费力、找词困难,如果语量多、讲话不费力、发音清晰、语调正常,但话语难以理解或答非所问;另外,患者一侧上下肢体活动功能异常,有时可伴有同侧面、舌瘫,此外还可能出现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痛温觉障碍等;定向力有障碍,表现为对时间、空间、人物失去正确的判断力。表情呆板、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可能是经常吸烟酗酒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家族遗传造成的。如果病情的程度并不是特别严重,建议多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经常熬夜,也要避免吸烟酗酒。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出现的一类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无力、感觉障碍、头痛等症状。患者出现这种症状平时要注意健康饮食,戒烟戒酒,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保持愉快的心情,同时要遵医嘱进行用药治疗。同时患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通过吸氧等方式进行治疗,也要注意休息,保持安静,减少氧气消耗,促进脑部血液供应。一般治疗通常以防治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为主。
2.药物治疗
患者出现这种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的药物进行治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持血流通畅,避免血管内血栓形成;同时也可以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降脂类的药物治疗,可降低血脂尤其是胆固醇,稳定斑块,防止动脉硬化进展。常见不良反应为肌病和肝脏不良反应,其他还有胃肠反应、皮肤潮红、头痛等;另外,也可以服用盐酸氟桂利嗪,它主要用于脑血供不足、椎动脉缺血、脑血栓形成,但有嗜睡、疲惫感、不自主运动、失眠,焦虑、进食量增加,体重增加、皮疹,口干、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
3.手术治疗
如果疾病比较严重,出现大面积梗死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颈动脉血管成形术等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如果患者颈外动脉狭窄,可选作颈动脉血栓内膜剥离术、血管成形术、自体大隐静脉搭桥或人造血管移植术;颈部动脉旁路术适用于颅外动脉完全闭塞者。如果患者颅内动脉的栓塞狭窄闭塞,可选用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大网膜颅内移植术适用于颈外动脉已结扎或闭塞者,或颅内动脉过于细小而不适合做动脉吻合者;颞肌脑贴附术适用于大网膜颅内移植不可能者;颅内动脉血栓摘除术,适用于颅内颈内动脉栓塞者和发病时间<24小时者。
除了上述治疗以外,还可以通过中医治疗、康复治疗等方式进行缓解,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症状,防止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