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内,最好能纯母乳喂养,然后逐渐添加辅食。母乳喂养的宝宝既可以获得很多营养,又可以避免喂养不当造成的身体不适。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和抗体,这是配方奶无法替代的。另外,母乳中的牛磺酸、乳糖、蛋白质等成分也是配方奶不能替代的。所以,纯母乳喂养是婴儿获得最佳营养、最完美免疫保护最好的选择。
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母亲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乳汁中不仅有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而且还有促进乳汁分泌所需的催乳素,因此必须保证每天饮奶2~3次,每次200毫升左右。每天至少应饮奶1~2次(分3次吃完)。
二、睡眠
新生儿的睡眠时间一般是比较短的,而且是具有明显的周期特征,即每3到4个小时会有一次小睡期,也就是说宝宝一般在每2到3小时左右就会醒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宝宝都有自己的小觉的原因。
刚出生的婴儿由于对外界环境不适应,需要父母格外关心,并且为了保护孩子,父母要避免让孩子受到强光、噪音等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在给宝宝喂奶时最好是采用边吃边睡的方式,这样能够减少宝宝醒着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孩子睡眠质量。
宝宝刚出生时一般都有一个固定的睡眠周期,就是每个阶段睡眠持续时间都是差不多的。但其实宝宝在婴儿期也会有一个短暂的睡眠周期,这个周期一般维持在5分钟左右,通常在这段时间内宝宝会陷入深度睡眠状态。并且宝宝在这段时间里会分泌大量激素来促进身体发育。因此为了让宝宝有更多的休息时间,父母要保证孩子拥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三、室内温度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还不健全,体温较成人高,但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所以婴儿在生理上的体温变化较大,而新生儿的衣服都是用棉织品制成的,吸湿性好,不会引起热量散发,所以婴儿比成人散热少。但由于新生儿新陈代谢旺盛,产热多而散热少,所以婴儿比成人更怕热。室内温度对新生儿影响很大。室温过低时,可使婴儿全身皮肤发紧、发干、手脚凉;室温过高时,又会使婴儿全身出汗、烦躁不安。室温一般以28℃左右为宜,新生儿适宜的温度是28℃~29℃。
为了使新生宝宝睡得更安稳些,可以给宝宝盖上一床薄薄的棉被或小毯子。给宝宝盖被子时不要过紧或过松,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又会使婴儿睡得不安稳。因为刚出生的宝宝皮肤非常娇嫩,如果盖上不透气的被子容易使他被闷到;如果盖上太薄的被子又会使婴儿的体温过度下降而引起感冒。因此要根据季节温度适当给孩子增减衣物。
四、室内光照
婴儿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周内,由于缺少阳光的直接照射,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哭闹、烦躁、睡眠不稳等症状,这就是所谓的“光照缺乏症”。但是,到了婴儿3个月大时,你就会发现宝宝在这个时候变得特别喜欢晒太阳了。这是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刺激宝宝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从而使宝宝皮肤变白。
此外,阳光还能促进宝宝身体骨骼的发育。阳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可以有效促进宝宝骨骼发育。所以说,要想让自己的宝宝健康成长,多晒晒太阳是必须的。
有些新手妈妈不知道怎样给宝宝晒太阳。其实方法很简单:在清晨或傍晚时将宝宝抱起,让宝宝脸朝上躺着,用一只手托住他的头和颈部;另一只手将阳光放在宝宝眼睛上方约30厘米处(约1个手掌大小);如果阳光直射眼睛会造成强烈刺激,所以要注意遮挡阳光。每次晒太阳时间为20~30分钟。
五、衣着
婴儿衣着以轻便、柔软、透气为主。在春秋季节,天气较暖,婴儿衣着可少些;夏季要注意不要让阳光直晒,以免皮肤过度曝晒而发生晒伤;冬季要注意保暖,给婴儿穿上松软的棉鞋或棉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