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什么?
中浆病是一种常见的眼疾,最初由von Graefe报告。在1965年,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技术的出现,使得Maumenee能够更准确地诊断中浆。该病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屏障功能受损,导致浆液性RPE和(或)神经视网膜脱离。1967年,Gass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进行了经典描述,并将该病称为特发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病变。由于该病累及脉络膜和视网膜,现在较为通用的名称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急性中浆的病程在6个月以内,具有典型的中浆表现。眼底黄斑区视网膜会出现半透明泡状隆起,中心凹光反射消失。在浆液脱离区内或毗邻可伴有水泡样RPE脱离。FFA表现为一个或多个RPE水平的荧光素渗漏,随造影过程表现为墨渍或冒烟状渗漏扩大。
慢性中浆是指中浆患者病程迁延6个月以上。眼底表现为弥漫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失代偿。在FFA检查中,可能没有明确的渗漏点。然而,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可以发现明确的浆液性脱离。这种情况被称为慢性中浆(CSCR)。慢性中浆长年迁延不愈可能会导致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成,甚至导致永久视力丧失。
如果中浆患者接受了不适当或由于全身疾病必须使用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可能会导致浆液性脱离加重。这会表现为下方视网膜渗出性大泡性脱离,这是重症中浆的表现。这种重症中浆可能会伴有RPE撕裂和永久视力丧失。
二、治疗方法
治疗中浆病的主要措施包括激光光凝和药物治疗。
激光光凝是首选疗法,通过激光照射渗漏点,可以迅速有效地减轻病情。一般来说,激光光凝一周左右后,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开始消退,2~3周内完全消失。然而,中浆病有自愈倾向,如果激光光凝使用不当,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灾难性结果。因此,激光光凝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只有符合适应证的患者才能接受激光光凝治疗。
除了激光光凝外,药物治疗也是中浆病的治疗措施之一。维生素C、维生素E和路丁(维生素P)可以试用,这些药物可能有助于促进视网膜的修复和减轻症状。然而,糖皮质激素会诱发本病或使神经上皮层下浆液性漏出加剧,甚至形成泡状,视网膜脱离,因此应禁用。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保持眼部卫生,避免过度用眼和剧烈运动。同时,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如果病情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
三、预防措施
1.监测视力:患者应注意监测自己的视力是否进行性下降,以及是否存在持续的视物变形、色觉异常等视功能改变。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
2.避免过度用脑或体力劳动:过度用脑或体力劳动可能会增加眼部的负担,加重病情。因此,患者应避免过度用脑或体力劳动,保持适当的休息和活动。
3.保持规律的生活: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和恢复。患者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或过度疲劳。同时,饮食也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过度摄入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患者应避免抽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波动较大。
读者朋友们,了解中浆的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眼疾的发生,保持健康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