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属于女性妇科中常见的生殖器官疾病,子宫肌瘤是一种良性的肿瘤,也是人体中比较常见的肿瘤,子宫肌瘤又可以称之为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是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导致的。子宫中少部分纤维结缔组织,属于支持组织的存在,因此将其称之为子宫平滑肌瘤更加确切。
2.子宫肌瘤产生的病因
子宫肌瘤的病因到今天为止并不明确,或许是受到正常基层细胞的病变、性激素以及局部生长因子间的复杂作用影响。依照大多数临床观察以及相关实验能够得知,子宫肌瘤属于激素依赖性的肿瘤,主要受到雌激素,促使肌瘤生长影响,部分专家认为,生长激素(GH)与子宫肌瘤的生长有着紧密联系。GH可以与雌激素相携同并且促使有丝分裂,而导致肌瘤不断地增长,相关专家推测出人胎催乳素(HPL)也可以与雌激素相协同促使有丝分裂。专家认为在妊娠期子宫肌瘤生长迅速不仅与妊娠期高激素环境有关,或许也与HPL的参与有关。
另外,卵巢功能、激素代谢都受到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和控制,因此神经中枢活动也会导致子宫肌瘤发病。所以,子宫肌瘤常见生育年龄、丧偶以及性生活不协调的妇女。长时间性生活失调,会导致盆腔出现慢性充血的情况,这也是导致子宫肌瘤发病的重要原因。
3.子宫肌瘤的症状
大部分患者在患有子宫肌瘤后,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仅仅是通过盆腔检查或者超声检查会被发现。倘若出现症状,这就与子宫肌瘤生长的部位、子宫肌瘤生长速度、子宫肌瘤有无变性、有无并发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但是有无症状与子宫肌瘤的大小、子宫肌瘤的数目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患有子宫肌瘤,并且是多个浆膜下肌瘤患者未必会出现症状,但是如果出现较小的黏膜下肌瘤,就会导致阴道不规则出血或者月经量过多的情况。
临床中,子宫肌瘤患者常见的症状有:子宫出血、腹部包块及压迫症状、腹部疼痛、白带增多、不孕与流产、贫血以及红细胞增多症、低血糖等等。
子宫肌瘤患者包含以下体征:患者在进行腹部检查时,会发现子宫增大,大小超过三个月妊娠,可以在耻骨联合上方或者下腹部正中扪及包块,包块呈实性,没有压痛感。如果多发性子宫肌瘤,肿块的外形就会以不规则的形状呈现。子宫肌瘤患者在进行盆腔检查时,会发现子宫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并且无规则。子宫表面也会呈现出不规则的突起,如果有变性则突起的质地较软。在开展妇科检查时,子宫肌瘤也会根据其肿瘤的不同类型,而有着不同的表现。带蒂浆膜下肌瘤若蒂比较长,子宫旁能够扪及实质性的包块,并且包括活动自如。黏膜下肌瘤会下注坠到宫颈口处,导致宫颈口松弛,在进行检查时,手指伸入宫颈口内,能够触摸到光滑球形瘤体。如果已经脱出宫颈口外,就可以直观看到肿瘤,肿瘤表面呈现暗红颜色,时有溃疡、坏死。
4.子宫肌瘤如何预防?
子宫肌瘤可以通过一些习惯以及手段进行预防,育龄阶段的妇女一定要更加重视自身的妇科健康,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应该在日常中定期的清洗外阴,保证外阴清洁、干燥。内裤要选择宽松、棉质的内裤,如果女性出现白带过多的情况,就应该注意进行外阴的冲洗。许多的女性都是通过偶然的检查发现自身患有子宫肌瘤的,因此,女性一定要定期地进行妇科检查,养成半年做一次妇科B超检查的习惯。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自身患有子宫肌瘤,也要确保每三到六个月进行复查。如果子宫肌瘤增长迅速,并且出现了出血的情况,就应该第一时间到医院进行治疗。女性在经期以及产后应该注重身体的保养,禁止同房,保证外阴清洁、干燥,确保心情舒畅,不要生气,学会自我调整和管理情绪,注重保暖,防止受寒,特别注意不要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