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的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临床上导致新生儿黄疸的原因较多,如:母乳、溶血、感染等,可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一般2周内消退,而病理性黄疸消退时间较长,还可能会引起肝脏损伤,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则会导致胆红素水平增高,沉积至新生儿大脑基底节、下丘脑等部位,造成胆红素脑病,进而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
二、如何判断新生儿是否有黄疸?
(1)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黄疸首先出现在新生儿面部,表现为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症状严重时全身皮肤表现出明显黄染,并伴有嗜睡、拒奶、甚至肢体抽搐。
(2)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病理性黄疸则可能在出生后24h内出现。
三、新生儿黄疸怎么治疗
黄疸治疗主要包括光照治疗、药物治疗等。(1)光照治疗是利用蓝光照射进行“退黄”,以促进胆红素排出体外,是目前临床上最有效的光照治疗手段。该治疗方法通常采取持续放射治疗,在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并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确保宝宝安全。(2)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免疫球蛋白、白蛋白、苯巴比等。免疫球蛋白和白蛋白可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减轻黄疸症状。苯巴比作为一种镇静剂,可促进肝脏对非结合胆红素的代谢,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外,换血疗法适用于严重黄疸或严重败血症等疾病新生儿,通过换血方法,可以换出致敏的红细胞和血清中的抗体,从而阻止继续溶血,降低胆红素,减少核黄疸的发生。
四、如何预防新生儿黄疸
(1)保证宝宝每天有足够的阳光:白天让宝宝暴露在阳光下,可以选择在早上10点左右晒太阳,这时的阳光不会过于强烈,阳光中的蓝光可以使胆红素发生光化反应,使其结构发生变化,便于被宝宝排出体外。
(2)做到勤喂哺:在宝宝出生后1-24h内喂食8-12次以上,能够保证其大小便正常以及体重增加,从而促进宝宝排便,减少胆红素的回吸收,有助于黄疸消退。
(3)保证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以保证房间内空气新鲜。
(4)预防感染: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可用75%酒精进行脐部消毒,每天2次,防止肚脐出现感染。
注:针对生理性黄疸,家长也可以采取以上措施干预,以帮助体内胆红素的代谢和排出。在宝宝出生后的5-6天内,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宝宝是否出现黄疸症状以及食欲、精神状态等变化,如有不良迹象,应及时就医。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的症状,如黄疸消退情况、体温等,并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家长还需注意宝宝的日常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并密切关注宝宝的生长发育,确保其健康成长。